第1篇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其中危大工程(指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确保危大工程的安全施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监测方案。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危大工程项目
2.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街道
3.建设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
4.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其中地上XX万平方米,地下XX万平方米。
7.工程结构:框架结构,地下两层,地上XX层。
8.工程特点:本工程属于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特别是深基坑、高支模、起重吊装等危大工程。
三、监测目的
1.及时掌握危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为施工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2.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技术支持。
四、监测范围
1.深基坑工程:包括基坑开挖、支护、降水等环节。
2.高支模工程:包括模板支撑体系、脚手架等。
3.起重吊装工程:包括起重机械、吊装作业等。
4.其他危大工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监测内容
1.深基坑工程监测:
-基坑周围土体位移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
-基坑降水效果监测;
-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2.高支模工程监测:
-模板支撑体系变形监测;
-脚手架沉降监测;
-支撑体系受力监测;
-脚手架稳定性监测。
3.起重吊装工程监测:
-起重机械基础沉降监测;
-起重机械稳定性监测;
-吊装作业安全监测;
-吊装设备受力监测。
4.其他危大工程监测: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监测内容。
六、监测方法
1.深基坑工程监测:
-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采用土体位移计、钢筋计、沉降仪等传感器进行监测;
-利用GPS技术进行实时监测。
2.高支模工程监测:
-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采用位移计、钢筋计、应力计等传感器进行监测;
-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3.起重吊装工程监测:
-使用测力计、应变片等传感器进行监测;
-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4.其他危大工程监测: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七、监测频率
1.深基坑工程监测:
-基坑开挖过程中,每2天监测一次;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每3天监测一次;
-基坑降水过程中,每3天监测一次;
-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每5天监测一次;
-基坑周边地下管线沉降监测,每5天监测一次。
2.高支模工程监测:
-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过程中,每2天监测一次;
-脚手架施工过程中,每3天监测一次;
-支撑体系受力监测,每3天监测一次;
-脚手架稳定性监测,每5天监测一次。
3.起重吊装工程监测:
-起重机械基础沉降监测,每3天监测一次;
-起重机械稳定性监测,每3天监测一次;
-吊装作业安全监测,每2天监测一次;
-吊装设备受力监测,每3天监测一次。
4.其他危大工程监测: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频率。
八、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1.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监测数据,对危大工程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
3.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九、监测报告
1.每周编制一次监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安全评估等。
2.监测报告应报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监管部门。
十、监测人员
1.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监测方法和设备操作。
2.监测人员应严格遵守监测规范和操作规程。
十一、监测设备
1.监测设备应满足监测要求,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2.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
十二、监测费用
1.监测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2.监测费用包括监测设备购置、维护、人员工资等。
十三、监测期限
1.监测期限自工程开工之日起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
2.特殊情况下,经建设单位同意,可适当延长监测期限。
十四、监测管理
1.建设单位应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2.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监测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和条件。
3.监理单位应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