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冷轧薄钢板和钢带技术标准.docx
文件大小:27.64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4.59千字
文档摘要

冷轧薄钢带暂行技术标准

FRZJ01-2007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薄钢带的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0.15mm~1.50mm、宽度80mm~1250mm的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2-2006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方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3.5-199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223.58-198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GB/T223.59-199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8-199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223.69-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测定碳含量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实验方法

GB/T

247-1997

钢板和钢带检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2975-1998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实验取样规定

GB/T

4156-1984

金属杯突实验方法(厚度0.2~2mm)

GB/T

8170-1987

数值修约规则

3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EC—钢带边缘状态,切边。

EM—钢带边缘状态,不切边(轧制边)。

FA—钢板和钢带表面质量,普通级。

FB—钢板和钢带表面质量,较高级。

PT.A—钢板和钢带厚度尺寸精度,普通厚度精度。

PT.B—钢板和钢带厚度尺寸精度,高级厚度精度。

PW.A—钢板和钢带宽度尺寸精度,普通宽度精度。

PW.B—钢板和钢带宽度尺寸精度,高级宽度精度。

S—钢板和钢带热处理种类,退火及平整(或拉矫)

H—钢板和钢带热处理种类,硬质。

R1、R2、R3—包装方式。

4要求

4.1尺寸及允许偏差

4.1.1钢带的尺寸符合表1规定。

表1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单位为毫米

品种

厚度

宽度

EC

0.15~1.50

680~1250

EM

0.15~1.50

700~1260

纵切钢带

0.15~1.50

80~700

4.1.2钢带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表3的规定。

表2厚度偏差单位为毫米

热处理种类

厚度

厚度允许偏差

普通厚度精度PT.A

高级厚度精度PT.B

S

0.15~0.28

±0.03

一0.03

0.28~0.35

±0.04

一0.04

0.35~0.50

±0.045

—0.05

0.50~0.65

±0.05

一0.06

0.65~0.90

±0.06

—0.07

0.90~1.20

±0.07

一0.08

1.20~1.50

±0.08

—0.09

H

0.15~0.25

±0.015

一0.02

0.25~0.40

±0.02

一0.03

0.40~0.70

±0.025

一0.04

0.70~1.00

±0.035

—0.05

1.00~1.50

±0.045

—0.07

注:按PT.A级交货的带卷,内圈30m内厚度偏差允许超出要求公差的50%

表3宽度偏差单位为毫米

热处理

种类

品种

宽度允许偏差

普通宽度精度PW.A

高级宽度精度PW.B

S

EC

+3

+1.5

EM

+3

S或H

纵切钢带(包括硬态切边)

公称宽度

≤125

125~250

250~400

400

公称厚度

0.15~0.40

+0.3

+0.6

+1.0

+2.0

0.40~1.00

+0.5

+0.8

+1.2

+1.5

1.00~1.50

+0.7

+1.0

+1.5

+2.0

4.2外形

4.2.1热处理种类为退火及平整(或拉矫)的钢板和钢带的不平度及镰刀弯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退火及平整钢带不平度及镰刀弯单位为毫米

公称厚度mm

不平度mm/m

品种

镰刀弯mm/2m

≤0.5

≤8

EC

≤4

EM

≤6

0.5

≤6

纵切钢带

≤4

4.2.2热处理种类为硬质的钢带的不平度和镰刀弯应符合表5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