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填土路基施工工艺文字说明.docx
文件大小:12.73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7千字
文档摘要

填土路基施工工艺文字说明

1.2.1填料选择与鉴定

开工前填料经检验合格,做为路基填料。保证路基施工进度和避免设备窝工。填料按规定进行鉴定,确定最佳密实度、最佳级配、最大干容重、最佳含水量及其它物理力学指标,根据鉴定结果选取最佳填料并确定施工工艺。

1.2.2基底处理

根据施工时原地面和土质实际情况,按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清理、平整、开挖台阶及结合槽,并按要求进行碾压或强夯处理,使基底土层的强度和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1.2.2.1清除地表植被、树根和腐植土,推平小土包。

1.2.2.2温陷性黄土、高填路基、坝式路基基底按设计要求采取强夯加固措施。

1.2.2.3地面纵横坡陡于1:5的斜坡上填筑时,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米,并在台阶底设置向内倾斜2-4%的坡度。

1.2.2.4基底密度检查:基底平整压实、强夯后,经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核实合格,签字后进行路堤分层填筑。

1.2.3分层填筑

1.2.3.1采取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当原地面高低不平且坡度<1:10时,先从最低处由两边向中心分层填筑,坡度≥1:10处挖设台阶后自低向高分层填筑。

1.2.3.2根据填土高度及试验段确定的分层厚度和压实参数计算出计划分层数,绘出分层施工图,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2.3.3为保证摊铺的平整度,节省平整时间,在卸料时控制卸土密度,根据自卸车的容量计算出卸车间隔,并呈梅花形卸铺均匀。

1.2.3.4用性质不同的填料填筑路堤时,每一水平层的全宽要用一种材料填筑,避免各种填料混杂填筑。

1.2.3.5高路堤及坝式路堤顶面设预拱度,并预留加宽,路基顶面双侧各加宽0.5米,路基边坡8米变坡点处双侧各加宽0.25米,路基边坡20米处不加宽。

1.2.4摊铺平整

1.2.4.1填筑区段完成一段后,在前方继续填筑的同时,后侧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初平,当一个区段填筑、初平全部完成后即以平地机精平,做到填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保证压路机机轮表面能均匀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最佳的碾压效果。

1.2.4.2在摊铺平整的同时,用推土机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碾压时,路肩不致发生滑坡和保证压路机械的安全。

1.2.5机械碾压

1.2.5.1碾压前,由技术人员进行检查确认填土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

1.2.5.2压路机司机要严格按照填料的密度标准及根据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进行碾压。先静压后振动再静压。压实度试验不合格时要重新压实后再做试验,直到合格为止。

1.2.5.3高填路基、坝式路基每填高5米,在填挖结合部采取冲击式压路机碾压一遍。对路床以下1.5-3.0米范围内填挖结合部进行强夯,并铺一层土工格室,纵向长度为20米,

1.2.5.4高填路基、坝式路基地段填筑完成后及保证其与其它路段质量的连续均匀,采用冲击式压路机在全路段内强夯一遍。

1.2.6检验签证

经自检路基压实度、平整度、坡度、拱度、密实度合格后,及时填写工程检查表和分项工程检验评定表,经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签证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2.7路基面修整

土质路基表面的整修,用机械配合人工切土或补土,并配合压路机械碾压,使其表面没有松散、软弱、翻浆及不平整现象。路基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细修整使其表面光洁无浮土,之后放出中线、边线。

1.2.8边坡修整

1.2.8.1放样:根据线路中桩和设计图表,通过放样,定出边坡的位置和坡度,确定路基轮廓,放样要准确可靠。

1.2.8.2做好坡度式样:按路基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位置做出边坡式样,作为全面施工的参照。

1.2.8.3修整:边坡余量较大时,采用挖掘机从一侧自上向下刷坡。后面跟随人力仔细修整。对高填方路基,每修整一段距离要抄平放线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一次修整时边坡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以方便下一次整修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岩石边坡要尽量一次完成。修整刷去超填部分后采用我局自行研制的路基边坡夯实机进行机械夯实

1.2.8.4质量要求:整修后做到坡面平顺没有凹凸,转折处棱线明显,压实度试验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