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说明
1、1绪言
东干渠就就是宁夏青铜峡河东灌区四条干渠之一,承担着宁夏吴忠利通区、青铜峡市和银川灵武市13个乡镇、7个大中型国营农林场得农业灌溉,同时担负着盐环定扬水、扁担沟扬水等大中型扬水得供水任务。
在牛首山山麓有14条较大山洪沟,每当汛期,沟道洪水严重威胁东干渠得安全。为了减轻和消除山洪洪水危害,保护东干渠得安全,自1971年—1979年期间,先后在扁担沟、黄羊沟、涝池子、小洪沟和双吉沟上建成了5座拦洪库。,这些水库得建成,基本消除了这5条沟道洪水对东干渠得威胁。其防洪标准均按照平原海滨区标准确定,校核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小洪沟、涝池子、扁担沟拦洪库为这5座拦洪库之中得三座,位于青铜峡市峡口镇境内,2011年对该三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使其防洪标30年一遇,。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得快速发展,库区下游修建了多条公路,进驻了许多企业,拦洪库保护对象增加,拦洪库得重要性更加突出。但拦洪库防洪标准较低,一旦发生超标准洪水,将会对下游防护对象造成很大损失。因此,为了下游防护对象得安全,对拦洪库进行清淤,增大库容,抵御超标准洪水,就就是非常必要得。现由于三座水库多年淤积,水库库容减小汛期洪水易导致水位抬高,严重威胁附近公路、工厂企业、耕地等。为保障水库安全运行更好得保护附近村庄、企业、耕地等,急需要清淤处理。
2013年8月受秦汉渠管理处得委托,我院开始开展编制扁担《秦汉渠管理处东干渠灌域扁担沟、涝池子、和小洪沟3座水库拦洪库清淤工程实施方案》得设计及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参照相关规范、规程,于2013年9月完成《秦汉渠管理处东干渠灌域扁担沟、涝池子、小洪沟水库清淤工程实施方案报告》编制任务。2013年10月29日,水利厅组织相关专家对该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
1、2水文
河东灌区深居内陆,属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年均降水量205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得65%)。年均蒸发量1283mm,相当于降水量得六倍,以5、6、7三个月蒸发量最大。干旱指数4、8~8、5,就就是典型得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生产得地区。
年均气温8、9℃,一月份平均气温-8、3℃,七月份平均气温23、8℃,最高气温41、4℃(1953年7月8日),最低气温-28(1954年12月28日)。灌区气候干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1~56%,年内以四月份最小,八月份最大,并呈现冬春干燥,夏秋稍湿得趋势。土壤冻结期在120天以上,冻土深度50~90cm,最深112cm(1968年),无霜期150~170天,日照年3000小时左右。
表1、2-1扁担沟水库各保证率设计洪峰流量、洪水总量表
频率
洪峰流量(m3/s)
洪水总量(万m3)
10%
46、5
32、7
5%
82、2
57、7
3、30%
107
75、2
2%
141
99、1
1%
199
136、5
0、5%
252
173、2
0、33%
284
194、8
0、2%
311
213、4
表1、2-2涝池子水库设计洪峰流量、洪水总量表
频率
洪峰流量(m3/s)
洪水总量(万m3)
10%
48、5
21、8
5%
76、1
32、7
3、30%
92、4
39、8
2%
115
49、5
1%
155
63、7
0、5%
189
77、8
0、33%
212
87、3
0、2%
236
97、5
表1、2-3小洪沟拦洪库库各保证率设计洪峰流量、洪水总量表
频率
洪峰流量(m3/s)
洪水总量(万m3)
10%
28、4
11、0
5%
42、6
16、4
3、30%
53、5
20、0
2%
66、6
24、8
1%
88、1
32、0
0、5%
109
39、6
0、33%
122
44、4
0、2%
139
50、4
1、3地质
1、3、1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
该地区属牛首山东麓山前洪积~冲积地貌区。在干旱、半干旱得气候条件下,暂时水流在牛首山前堆积了大量得洪积物,这些洪积物和山坡上面流所携带下来得坡积物汇合起来,形成了宽广平坦得山前倾斜平原。由于山前倾斜平原就就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得洪积扇所组成,因而形成高低起伏得波状地形。地形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面高程1120m-1259
1、3、2地质构造
该地区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得脊柱––贺兰褶带得西南段,陇西系旋卷构造清水河––天景山旋回褶带和窑山––烟筒山旋迥褶带之西北部;卫宁北山东西向构造东段。本区就就是一个多构造体系复合交织得地区。纵贯宁夏得贺兰山断裂带至今仍有活动,属活动性构造。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