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运用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活动在语文课堂中占有一定的作用,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还可以在情感上为其带来正面影响。但是在当前,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对课堂评价语的运用不够充分,存在着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语言单一、内容空洞等问题,还有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课堂评价语的重要性,所以,在实践中运用评价语的次数相对较少。对此,必须要转变教师对课堂评价语的看法,同时还要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改进课堂评价语运用上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课堂评价语;问题;改进
在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要求建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课堂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一种手段,在进行课堂评价时,需要将学生的实际学情准确地展现出来,从而充分发挥出课堂评价的价值。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借助不同的课堂评价方式,将评价语言的多元性和互动性发挥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本文将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运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运用的现状
(一)课堂评价模式、评价语单一化
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在面对学习挫折时容易一蹶不振,进而逐渐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所以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激励学生,让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进去。评价语对激励学生学习自信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现阶段,一些教师对评价语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而且在平时也很少评价激励学生,这种情况下很难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有一些教师虽然重视课堂评价语,但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导致学生因长期听到类似评价语而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比如现阶段一些教师比较常用的词汇就是“回答得很棒”“真聪明”“还可以”“不错”等词汇,这些正面评价语整体缺乏针对性,很难准确地表明学生回答问题的优势与不足,所以只能短时间内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而且又因为对所有人运用的评价语都一样,学生早已习以为常,很难产生较为明显的反应。在他们看来,这些评价语都比较固定、单一。此外,这些评价语过于极端,缺乏一定的中肯性和客观性,如表示正面的是“好”,负面是“不好”,而且他们也很难从这些评价语中挖掘到有效信息,不清楚具体是哪些方面值得表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所以,这些评价语缺乏引导性,使得学生难以查漏补缺,不利于他们的综合发展。要是在语文课堂评价中过度依赖一些激励性评价,虽然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但过度使用会导致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降低评价的激励作用。此外,缺乏针对性的表扬会让学生认为得到表扬很容易,从而失去对学习的认真态度。
(二)赏识教育方式程式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赏识教育被广泛提倡,但许多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却陷入了程式化的误区。无论学生的回答或表现如何,教师都给予同样的赞赏,如“太棒了”“你真了不起”等。这种评价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难以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
(三)课堂评价缺乏针对性
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评价中缺乏针对性,评价语言笼统模糊,如“你的回答很好”“你的表现不错”等。这种评价没有明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无法从中获得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导致评价失去应有的导向作用。
(四)课堂评价过于武断
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学生的看法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所以给出的答案也不一致。他们在回答完问题之后,一般都会非常渴望得到教师对自己的正面评价,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会因为给出的答案不太标准而得到负面的评价,进而导致心态发生变化。所以,从这一角度上看,教师武断性的评价会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受挫,而且还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的实践和改进策略
(一)评价语要注重多元化发展
评价语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够有效点燃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进行课堂评价时,应当对原来的单一化评价语和评价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适当地丰富评价内容,尤其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在新课标背景下必须要进行改进,如“非常棒”“不完整”等,这种评价语缺乏有价值的信息支撑,他们很难根据这些内容来判断自己的优势呈现在何处,所以,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一些负面评价语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他们出现消极情绪。同时,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获取的信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会产生不一样的见解。例如,在讲解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一课时,教师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已经了解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赞美后羿为人民除害的大无畏精神,但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许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