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北京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附答案).doc
文件大小:1.06 M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5.6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NUMPAGES

北京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6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则线段中点的坐标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两点的坐标,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计算可得结果.

【详解】设线段中点的坐标为,取,

则;

由向量的坐标表示可得,即,

解得;

所以线段中点的坐标为.

故选:D

2.某产品按质量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从这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进行检测,设“抽到甲级品”的概率为,“抽到乙级品”的概率为,则“抽到丙级品”的概率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概率之和为1求解.

【详解】“抽到甲级品”,“抽到乙级品”,“抽到丙级品”是互斥事件,

因为“抽到甲级品”的概率为,“抽到乙级品”的概率为,

则“抽到丙级品”的概率为.

故选:A

3.下列四个函数中,在上单调递减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ACD可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判断;C选项,配方后得到函数单调性.

【详解】A选项,在上单调递增,A错误;

B选项,,故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B错误;

C选项,在上单调递增,C错误;

D选项,在上单调递增,故在上单调递减,D正确.

故选:D

4.设,,,则,,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函数性质,确定与中间量0和1的大小关系即可.

【详解】,

,

.

所以.

故选:A.

5.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在某次测试中各射击10次,两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甲的成绩

乙的成绩

环数

6

7

8

9

10

环数

6

7

8

9

10

频数

1

2

4

2

1

频数

3

2

1

1

3

甲、乙两人成绩的平均数分别记作,,标准差分别记作,,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平均数、方差公式运算求解.

【详解】由题意可得:,

所以,.

故选:C.

6.如图,在中,点,满足,,则()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

故选:C.

7.在信息论中,设某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为,称为该随机事件的自信息.若按先后顺序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则事件“恰好出现一次正面”的自信息为()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

【分析】依题意计算出事件“恰好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为,代入计算可得结果.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按先后顺序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共有“正正、反反、正反、反正”四种情况,

则事件“恰好出现一次正面”的概率为,

所以“恰好出现一次正面”的自信息为.

故选:B

8.设是向量,“”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向量的运算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当时,,推不出

当时,,则

即“”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判断必要不充分条件,属于中档题.

9.血氧饱和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人体的血氧饱和度正常范围是,当血氧饱和度低于时,需要吸氧治疗,在环境模拟实验室的某段时间内,可以用指数模型:描述血氧饱和度随给氧时间t(单位:时)的变化规律,其中为初始血氧饱和度,K为参数.已知,给氧1小时后,血氧饱和度为.若使得血氧饱和度达到,则至少还需要给氧时间(单位:时)为()

(精确到0.1,参考数据:)

A.0.3 B.0.5 C.0.7 D.0.9

【答案】B

【解析】

【分析】依据题给条件列出关于时间t的方程,解之即可求得给氧时间至少还需要的小时数.

【详解】设使得血氧饱和度达到正常值,给氧时间至少还需要小时,

由题意可得,,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并整理,

得,,

则,则给氧时间至少还需要小时

故选:B

10.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函数和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B.,当时,恒有

C.当时,,

D.当时,方程有解

【答案】D

【解析】

【分析】对于A,易知两个函数都过,结合特值和图象可得函数和图像有两个公共点;对于B,由函数的增长速度可判断;对于C,当时,作图可知,有恒成立;对于D,当时,易知两个函数都过点,即方程有解;

【详解】对于A,指数函数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