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北京海淀高三二模历史(教师版).docx
文件大小:972.71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64万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北京海淀高三二模

历史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春秋时,继齐桓公率先提出“尊王攘夷”,成为王室承认的霸主之后,“尊王”和“攘夷”便成为中原大国争霸时竞相标榜的战略口号,大国诸侯纷纷开展会盟、朝聘、献捷、联姻等活动。以上做法()

A.恢复了西周初宗法分封的格局 B.消除了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矛盾

C.有利于华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D.推动了奴隶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2.西汉在敦煌郡的悬泉置设置驿站。考古人员在悬泉置遗址发现了以墨书于墙的西汉末期《四时月令诏条》文书,文书主要内容涵盖了保护水土、动物、林木和依时令指导生产生活等。东汉《风俗通义》亦载:“光武中兴以来,五曹诏书(东汉经由尚书台发布的诏令)题乡亭壁,岁补正,多有阙谬。”这说明两汉时期()

①已形成了系统的文书行政制度②邮驿交通发达服务于民间信息的沟通

③注重基层治理,县下设置乡亭④已有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法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指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当今的研究者也认为,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并非纯属虚构,而是当时各地区占据山险、构建坞堡状况的理想化描述。据此,《桃花源记》的“纪实”应是()

A.国家统一,社会经济繁荣 B.军事强大,不断开疆拓土

C.政治清明,对外交通发达 D.社会动荡,人民渴望安定

4.“会讲”是中国古老的学术研讨方式,宋代尤为兴盛。1167年朱熹从福建来到长沙,在岳麓书院与湖湘学派的理学大师张栻辩论《中庸》之义,三昼夜不辍,许多学子纷纷赶来听讲。这就是著名的“朱张会讲”。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现出南方地区学术兴盛②确立了理学官方正统地位

③书院教育推动了文化发展④理学的思想体系得以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5.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指出,明清时期“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华文明则以和平性为主旨”。在与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创新气象。能支持以上观点的是()

①君主专制发展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②开明士大夫翻译和传播西方科技著作

③郑和下西洋构建和平交流为主的秩序④边界条约的出现推动国家观念清晰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把西方列强要求公使驻京看作古代互遣“监守”或“质子”一类的政治行为,拒绝接受。战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各国遣使驻京的要求。面对中外交涉日益频繁的局面,清政府在1875年向“有约各国”派遣常驻外交使节。上述变化()

①背景是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②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③说明清朝接受近代外交制度④推动了近代国际法不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1920年8月,《劳动界》在《本报欢迎工人投稿》启事中声明:“本报宗旨,是要改良劳工阶级的境遇的,对于工人现在的情况,当然尽力调查,尽心记载。”《劳动界》提供《劳动调查表》的调查内容,涉及工厂、矿山、工人与家庭等34个小条目。《劳动界》的做法()

A.提高了广大工人群众的政治地位 B.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结合 D.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8.下列版画是版画家古元1943年在延安创作的作品,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①版画生动反映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生活②图1所反映的史事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③图2描绘的事件减轻了根据地农民负担④上述作品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家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60年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下定决心,搞尖端技术。”1963年国家制定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对以上决策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推动了“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表明“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D.保障载人航天飞行技术取得突破

10.下列年代尺所呈现的历史事件()

①标志着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立②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的医疗保障体制

③彻底地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④基本保障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