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北京丰台高三二模历史(教师版).docx
文件大小:351.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8.09千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5北京丰台高三二模

历史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15道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湖北省天门市的石家河文化遗址距今约5900-3800年,遗址中发现了气势宏伟的古城,城中有祭祀场所、宫殿建筑、手工作坊等,城外有人工水渠和大量稻田遗存,遗址还出土大量精美玉器,制作工艺与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有共同之处。石家河遗址()

①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②是中国最早的稻作文明的发源地

③进入母系氏族公社阶段④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西周时“以邑为乡”,血缘宗亲居住在一起,“祸灾相恤,资丧比服”。春秋时,管仲“定民之居”,立“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乡长要定期向国君汇报工作,国君要亲自过问乡里事务。这一变化()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 B.促进了世卿世禄制度的迅速瓦解

C.促使乡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D.推动了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

3.646年,唐太宗亲临灵州(今宁夏境内)会见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诸首领请求“于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一道,谓之参天可汗道(见下图)”,太宗应允,并置驿六十八处。参天可汗道()

①展现了唐太宗开放的对外政策②成为沟通欧亚大陆的重要商路

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④便利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北宋王岩叟,状元及第,历任栾城县主簿、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职,践行儒家“仕以行道”的理念,关心民生,订立乡约,推行礼治。后人为他和寇准、苏轼等人建“十贤祠”。这反映北宋()

A.提倡文治,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B.注重教化,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C.完善制度,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 D.发展儒学,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5.明初,户部侍郎郭桓勾结地方盗窃库粮,朱元璋下令迅速审理案情,清查罪犯,“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系死者数万人”。但因株连太多,为平息民怨,朱元璋又将案件主审处以极刑。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废除宰相削弱了政府的效率 B.明代的科道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C.明初君主治国手段非常严酷 D.地方官员的查处权归行御史台

6.1913年北洋政府出台了《文官甄别法草案》,对“未经文官考试任命之官吏”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考查学识和工作经验等方式决定升职、留任或免官。该法案的出台()

①有利于将不合格的旧官吏淘汰出去②标志着文官制度的成熟

③目的为保证行政系统内官员的素质④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海关进口税则》,规定进口货物分级征税,税率从7.5%至27.5%不等,此后又先后三次颁布了新的国定税则,由过去值百抽五的协定关税改为有等差的国定关税。这一行为()

①标志着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②有利于增加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④实现了国内关税和国境关税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下表为山东阳信县土地改革前后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统计。对其意义解释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②解放了当地农村的生产力

③确立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④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完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③④

9.1954年7月,周恩来在给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报告中指出:根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住了,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材料中的“声誉很高”是指()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国际地位

②日内瓦会议展示了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

③亚非会议促进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

④中法建交实现了新中国同西方大国外交关系的突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0.下表为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领导人峰会中达成的宣言及核心内容(部分)。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时间

宣言

核心内容

2009年

《叶卡捷琳堡宣言》

提出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017年

《阿斯塔纳宣言》

提出“贸易便利化路线图”

2021年

《杜尚别宣言》

承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2022年

《撒马尔罕宣言》

提出建立“上合能源俱乐部”和“粮食储备池”

2023年

《新德里宣言》

提出“数字时代互联互通的倡议”

A.奉行大国协商一致的原则 B.维护联合国全球治理的核心地位

C.致力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D.旨在解决南北差距日益扩大问题

11.下图为公元前15世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