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
高三语文
2022.1
考
1.本试卷共9页。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生2.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3.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知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河南暴雨导致郑州发生严重积水、内涝。郑州市在2016年时已成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人们
可能会有疑问,经过5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何仍然防不住内涝?
什么是内涝?它主要是指本地发生较强降雨,雨水在局部积蓄,达到一定深度造成一定危害的城市
灾害。城市内涝之所以形成,城市化是主要原因之一。一些不透水建设,使水循环受到干扰,产生的径
流较大。有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量下,和自然的区域相比,高度城市化区域所产生的径流量可以达到
5倍左右。
郑州此次并非普通内涝,而是洪水跟内涝交织在一起。从视频上可以看出,郑州多条道路上已经形
成快速流动的洪水,远远超出了城市蓄水、排水的极限。郑州此次积水严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全球气
候变化下的超标准降雨。这是极端天气造成的内涝,实际上是一种自然灾害。
建设海绵城市当然有效,但并不能一蹴而就,并且海绵城市建设也只能应对内涝设防标准以内的降
雨。郑州在试点海绵城市之时,只是在城市里选一个特定的区域(按国家要求,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
上)。对动辄就是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而言,十几平方公里面积是很小的。而且每个系统都有其极限,
人们常说海绵城市是“大雨不内涝、小雨不积水、水体不黑臭”,但并不是说建完海绵城市,所有的内
涝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每年夏天都是雨水多发的季节,许多地方都会遭到水淹,即便是一些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建筑也难
以完全避免水患侵袭。而故宫建成以来,无论北京暴雨有多大,这座600多年的古建筑被淹次数却是屈
指可数。工匠们在每一座宫殿下都修筑了代表帝王权威的须弥石座,避免木质建筑被水浸。整个故宫北
高南低的地理坡度,高度相差1.22米,本身具有自留排泄的能力,但因重重院落相互阻挡,自流能力
也就相对削弱。因此故宫每个院落还设有纵横交错的明沟暗渠,以皇帝走的正中御道为界限,水线又因
东西两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坡度,雨水就会通过沟渠从东西两侧流入护城河。每年春季工人会重
新淘挖渠道,避免沟渠堵塞导致排水不顺畅。另外,故宫的夯土层要做得厚实紧密,就像在地下铺设一
块巨大海绵,保持良好的吸水性。而对比普通路面的水泥路,故宫地面铺设的青石砖能够很好下渗雨水,
减少雨水淤积。而外部排水,故宫外部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护城河;第二道是西苑太液池,也就是现
高三年级期末调研语文试卷第1页(共13页)
在北海、中海;第三道是外金水河、筒子河。古代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以及超前的设计思想,是
否能够给我们如今城市建设一个很好的参考呢?
极端天气没办法避免和预防,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加大应急处置力度,包括加
强对灾情的预判,明确各预警等级的内涵,完善应急预案等。加强宣传和公众教育,提高民众主动躲避
灾害的意识。同时,还应加大投入,提高设施标准。另外,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多做一些“留
①
白增绿”的措施,多给水留一些空间,减缓灾害形成。重视韧性城市建设,在遇到极端降雨时,在保
证安全的同时,又能够快速恢复城市功能。
(取材于庞无忌、雷晓琳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通常来说,城市中的建筑物都建有从房顶连接地下的雨水管道,雨水经过管道进入地下水道然后排
入江河湖泊。瑞士则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