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发放导学案,划分学习小组,板书,调试音响和教鞭。
【导入新课】
师: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
青年人都应该有梦想,来说说你们的梦想吧?
生答。(大家说的真好,老师祝愿同学们早日梦想成真!)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人,他们的梦
想是什么?
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在开国大典上,我们看到了表情凝重的
毛主席。他是这样说的,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中国的问题远没
有解决,新中国太穷了!如何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尽快把生产力
搞上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便是共产党人最大的梦想。
本单元我们就来探讨自建国-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同学
们来总结两个特点?
生:曲折、发展
师: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本课的主题。我们分上中下三个篇章进行学习。
明确课程标准,要求能概述这一时期的建设实践,并总结经验教训。
【讲授新课】
上篇征途从头迈——话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经过多年战乱,国民经济已陷入全面崩溃,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这样
的基础上起步的。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仅
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
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
师: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阅读教材第4段,回
答相关问题。
(师评)来,谁最勇敢?大声读出你的答案!生:答。
师:那国家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呢?1分钟时间,结合材料思考这
个问题。
好,谁来试一下,错了没有关系,关键是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生:——借鉴苏联经验
师:这一时期,我们和苏联的关系是怎样?生:友好、盟友
师:苏联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给予了我们很多支持援助。
所以三个原因你找对几个,举手示意一下。
师:一五计划的成就,从地区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
生:东北地区。师:为什么呢?这题相对容易,开动脑筋想一想吧!
(师点)你起来给咱总结一下吧!
生:资源、交通、苏联
(师评)你总结的很到位,为你点个赞!
所以大家找对几个,举手示意老师。
3、社会主义改造
与此同时,国家对农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先来找一下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生:合作社
历史纵横着重介绍了农业方面的改造情况。
【知识拓展】:建国后的土改运动,使土地由地主分到了农民手中,
这样就造成了大量分散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缺点在于?
生:分散、落后、小规模……
师:这就难以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而这一时期粮食问题太重要了。
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收归公有,走集体化道理就势在必行
了。
师:在工农业合作化影响下,接下来——(出示一道选择题)
生选C,这里的我是指?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公私合营
师:对,大家在书上找到并补充一个“赎买”政策,两者都是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途径。
师:到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
(启发)由原先的——变为——
那这反映的实质是?——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小结。板书】回顾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两者并称为“一化三改”,
一化指工业化,实质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三改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
而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化三改同时并举,为
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良好开端。共产党人离经济繁荣发展的梦想近了
一步,共产党用事实证明了他们的能力,这说明?
生得出启示:共产党有能力领导经济建设。
中篇悲喜两重天——探索与失误
195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此后十年,共产党进行
了有益探索,也出现一些失误。
师:下面,同学们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教材二、三部分;以组为单
位,合作探究对应问题。时间五分钟。
(一边转,一边了解,一边指导,并适时点评)
1、师:好,时间到。成功探索,第一组?(组长起答)还有这几个
相关问题?
(师评:你的表述非常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师:八大的分析是否正确?这是一次成功探索,只要沿着这条正确路
线,共产党人很快就能实现梦想了!
2、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党的经济建设开始出现失误。第二组?(组
长起答)
(师评)嗯,答案简单明了,为二组同学点赞!
(1)这看似全面合理的总路线有什么问题?生:多快好省
师:对,这是一种激进的左倾错误思想,以总路线为起点,出
现了大跃进、人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