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高电压及测试技术模拟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公里落雷次数称为(____)。
A、落雷密度
B、雷暴日
C、落雷频度
D、雷暴小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落雷密度是指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公里落雷次数。雷暴日是指某地区一年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雷暴小时是将一个月或一年中听到雷响的小时数统计出来。落雷频度不是这个概念。所以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公里落雷次数称为落雷密度。
2.一般情况下,架空线路等价距离约在(____)km。
A、1000~1500
B、20~40
C、50~80
D、600~800
正确答案:D
3.热老化8℃规则适用于耐热等级为(____)的绝缘材料。
A、B级
B、E级
C、A级
D、F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热老化8℃规则是指热老化试验温度每升高8℃,老化速度约加快一倍,它适用于耐热等级为A级以上的绝缘材料,在给出的选项中,大于A级符合条件的只有[C]选项。
4.沿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____)。
A、沿面放电
B、火花放电
C、电晕放电
D、滑闪放电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沿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沿面放电。当电场作用于固体介质和气体的交界面时,由于固体介质表面的电场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会引发气体在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现象,即沿面放电。电晕放电是气体在不均匀电场中局部区域的自持放电;火花放电是气体间隙被击穿后的一种放电形式;滑闪放电是沿面放电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定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所以沿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沿面放电。
5.我国规程中规定线路防雷设计用雷电流波头时间为(____)。
A、2μs
B、1.2μs
C、1.5μs
D、2.6μs
正确答案:D
6.保护间隙动作后会形成截波,对变压器类设备构成威胁的是(____)。
A、对地绝缘
B、主绝缘
C、匝间绝缘
D、相间绝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保护间隙动作后会形成截波,截波对变压器的匝间绝缘构成威胁。因为变压器绕组的匝间绝缘相对薄弱,截波产生的过电压可能在绕组匝间引起很高的电压梯度,容易造成匝间绝缘损坏。而对地绝缘、相间绝缘和主绝缘相对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最容易受到截波威胁的部分。
7.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的波形是(____)。
A、1/10μS
B、1.2/50μS
C、100/1000μS
D、250/2500μS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标准雷电冲击电压波的波形是1.2/50μS,其中1.2μS是波头时间,50μS是波尾时间。
8.吸收特性可以反映固体电介质的(____)。
A、气泡
B、局部损伤
C、整体受潮
D、轻微裂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吸收特性是指电介质在交流电压作用下,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当固体电介质整体受潮时,其电容值会增大,导致电流增大,吸收电流也会增大,从而使吸收比减小,因此吸收特性可以反映固体电介质的整体受潮情况。而局部损伤、气泡、轻微裂纹等情况对吸收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不能通过吸收特性直接反映出来。
9.特高压线路的分裂数n至少为(____)。
A、6
B、8
C、4
D、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特高压线路分裂导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线路电抗,提高输电能力,减少电晕损耗等。随着分裂数的增加,这些效果会更显著,但同时线路结构的复杂性和成本也会增加。经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特高压线路分裂数一般至少为8分裂。
10.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____)。
A、与变压器截波耐压值和避雷器残压的差值成正比
B、与来波幅值成正比
C、与变压器冲击全波耐压值和避雷器冲击放电电压的差值成正比
D、与来波陡度成正比
正确答案:A
11.正常情况下,绝缘子串中哪片绝缘子承受的电压最大(____)。
A、不能确定
B、靠近横担侧的第一片
C、最中间一片
D、靠近导线侧的第一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靠近导线侧的第一片绝缘子承受的电压最大。因为靠近导线侧的绝缘子直接承受导线传来的电压,且在绝缘子串中其所处位置电场强度相对较大,所以承受电压最大。
12.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____)。
A、避雷针
B、放电间隙
C、避雷线
D、避雷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避雷针,它通过将雷电吸引到自身并安全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免受直击雷的破坏。避雷线主要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雷;避雷器用于防止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损害;放电间隙是一种简单的过电压保护装置,但不是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
13.随着输电线路长度的增加,线路的波阻抗将(____)。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波阻抗只与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