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单元试卷分析.doc
文件大小:1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32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点:本单元是考察学生对因数、倍数等概念的掌握情况。本单元中的主要知识点可分成两类。一、概念教学。教材的安排可分成三个知识点:1、定义(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什么是质因数?什么是分解质因数?)2、特征。能被2、3、5同时被2、5和2、3、5整除数的特征及能被6、9整除的数的特征。3、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有何特点。二、计算教学。主要是利用短除式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学生的出错率主要是在分解质因数的时候,往往是分解到合数时为止。

????考察知识点及分析失分原因:本试卷共有九道大题。第一题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出错较多的是:1、从几个数中找出能同时被2、3和同时被2、3、5整出的数找不全。2、写一个三位数,规定每个数位上的数的特征,让写出这个三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有的学生因概念理解不透或忽略了特殊的数,造成写数出错。此题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第二题是判断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或另几个数的倍数特征的掌握情况。出错率较高的是:判断“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有些学生忽略了特殊的数1.所以认为此题是正确的。第三题是选择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情况。出错率较高题目是“一个数至少有(??)个因数。判断时部分学生忽略了1,认为至少有两个因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自然数的个数为(???)。有些学生因不认真审题,把答案有(1个)误选为这个数是几(2)。第四题是先填表再找规律。此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一个数因数、倍数的特点的掌握情况。此题学生失分较多的是一个数的因数找不全,不会找“1”的倍数。一个数因数、倍数的特点的掌握较差。第五题是圈一圈,想一想。目的是考察学生对3、5、3和5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情况。有些学生表达出错。例如:3、5的倍数和3与5的倍数的含义分不清楚。第六题是填质数。考察学生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的和或是几个质数的积。此题正确率较高,有极个别学生出错,关键是分成的不是质数是合数。第七题是按要求填数,这道题的正确率也较高,有极少数学生出错。第八题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极少数学生出错,原因是没有弄清质数、合数。分解不彻底。第九题是解决问题。出错率较高的前三道,第1道题是变式考察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不能灵活运用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第2小题是变式考察对质数、合数概念的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是没有弄清楚题意。误以为是找奇数、偶数。第3小题是考察学生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全面性。例:长和宽的积是24,并且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这样的长方形有几种?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哪两个因数的积是24?有的学生没有找全;有的学生表述长和宽是表述颠倒。忽视了长方形长的数值大于长方形宽的数值。第4小题正确率较高。

综合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失分原因是: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差,例如概念、特征等,有些学生是死记硬背,虽然能够记住,但不能灵活运用。2、有些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题意有些学生是不能灵活运用本单元的知识点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