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少年游》《南乡子》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
欧阳修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①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②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③。
南乡子
冯延巳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风楼④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⑤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悻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注]①碧,指春草。②江淹浦,指别离之地。③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④凤楼,指女子的妆楼。⑤鸳衾,绣着鸳鸯图案的被子。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词都写到了雨,“疏雨滴黄昏”渲染不堪离愁之苦,“细雨湿流光”则含有幽怨。
B.《少年游》写凭栏独眺,表达了心中的满腔愁绪;而《南乡子》写梦境,抒发了情感。
C.欧词中,“行色苦愁人”写“行色”之景让“愁人”更加痛苦,也开启了下片的议论。
D.冯词中,“鸾镜鸳衾两断肠“中的“两”字包含着两对成双之物,反衬了人的孤独感。
2.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春草”,“春草”在两首词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C2.①《少年游》中,春草在晴天显得更绿,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烘托了离别的忧愁。
②《南乡子》中,将无形的离恨比成年年生、年年长的芳草,极形象地道出抒情主人公忍受长久离别的痛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也开启了下片的议论”错误。“行色苦愁人”句将人、景绾合,结出不胜离别之苦的词旨,并开启了下片的抒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象的作用的能力。
《少年游》中,“晴碧远连云”承上句凭栏所见,以“晴碧”着色,正面咏草,晴则色明。“远连云”,是说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可见此景确实关乎别情,烘托了离别的忧愁。芳草连天之景是远行的象征,这种景象在伤离的愁人眼中看出,倍赠苦痛,因为引起了对远人的思念。
《南乡子》中,“芳草年年与恨长”写了芳草萋萋,年复一年,与离恨一起生长。是以具象表现抽象的妙句,将无形的离恨比托于年年生、年年长的芳草,可感可触,极形象地道出抒情主人公忍受长久离别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