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A.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
B.地球表面的人文现象
C.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
D.地球内部的构造
答案:C
2.下列哪个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A.我国东北
B.我国西北
C.我国东南沿海
D.我国西南
答案:C
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昼夜更替
B.海洋潮汐
C.季风气候
D.地球公转
答案:A
4.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欧洲?
A.德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C
5.我国四大高原分别是: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答案:A
6.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海洋潮汐
D.地球自转
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地理学是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地球表面的人文现象
2.我国四大高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昼夜更替、时差
4.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5.下列哪个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我国东南沿海
6.下列哪个国家不属于欧洲?
答案:日本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答案: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产生昼夜更替和时差现象;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产生四季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简述我国四大高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答案: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地势平坦;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形崎岖;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土壤肥沃。
3.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案: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和时差,影响人们的作息时间;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气候和农业生产。
四、论述题(每题6分,共12分)
1.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答案: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导致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气候类型;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分布。
2.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答案: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和时差,影响人们的作息时间;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响气候和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6分,共12分)
1.案例一:某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试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答案: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多雨;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寒冷干燥。
2.案例二:某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试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答案: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寒冷干燥;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多雨。
六、综合应用题(每题6分,共12分)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答案:我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成因:受地理位置、地形、海洋等因素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我国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例如,温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等作物。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
1.C
解析思路: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了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因此选择C。
2.C
解析思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冬季不冷,夏季不热,降水均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符合这一特点。
3.A
解析思路:地球自转是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产生昼夜更替和时差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直接结果。
4.C
解析思路: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不属于欧洲国家。
5.A
解析思路:我国四大高原分别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这是地理学中的基本知识点。
6.B
解析思路:地球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产生四季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直接结果。
二、填空题
1.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地球表面的人文现象
解析思路:这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