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7
机密★启用前
2021年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15小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在答题卡所对应题号的位置上)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谙(ān)熟鞭挞(tà)横亘(gèn)言简意赅(gāi)
B.殷(yīn)切矜(jīn)持酣(hān)睡如火如荼(tú)
C.自诩(yǔ)翌(lì)日租赁(lìn)披荆(jīn)斩棘
D.恪(kè)守缜(zhěn)密赡(shàn)养同仇敌忾(kài)
答案:C
解析:C.“自诩”的“诩”应读作xǔ,“翌日”的“翌”应读作yì,“披荆斩棘”的“荆”应读作jīng。故选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徘徊领略惹事生非开天僻地
B.寒喧迁徒金榜提名以身作则
C.防碍松弛手屈一指再接再利
D.氛围宛如指点江山手不释卷
答案:D
解析:A.“惹事生非”的“事”应写作“是”,“开天僻地”的“僻”应写作“辟”。B.“寒喧”的“喧”应写作“暄”,“迁徒”的“徒”应写作“徙”,“金榜提名”的“提”应写作“题”。C.“防碍”的“防”应写作“妨”,“手屈一指”的“手”应写作“首”,“再接再利”的“利”应写作“厉”。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B.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质量。
C.每个老师都是打心底里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青出于蓝。
D.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答案:B
解析:A.“锲而不舍”意指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在此句中用来形容音乐家的奋斗精神,使用恰当。B.“洗心革面”,意指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通常用于人,表示彻底改变自己的错误或不良行为。而此句中却用来形容刊物,用错对象。C.“青出于蓝”,意指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在此句中用来形容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使用恰当。D.“一举两得”,做一件事情得到两方面的好处。这里用来形容想出了一个有双重好处的办法,使用恰当。故选B。
4.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莫泊桑、契诃夫和()
A.欧·亨利B.托尔斯泰C.雨果D.海明威
答案:A
解析: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们的作品以精炼的结构、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著称。托尔斯泰、雨果和海明威虽然也是文学大师,但主要以长篇小说闻名。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A.习近平总书记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B.岁月终将流逝,但精神烛照未来。
C.我看完电视剧《山海情》,里面的情节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D.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
答案:A
解析:A.问号使用不当。虽然句子中有疑问词“好不好”,但整句是陈述句(转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并非直接提问,因此句末应用句号而非问号。
6.下列句子与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对应不正确的项是()
A.礼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对偶
B.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拟人
C.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借代
D.她不染一丝尘埃,犹如块温润的碧玉。——比喻
答案:C
解析:C.错误。此句运用的是通感(移觉),将视觉的“光与影”转化为听觉的“旋律”,而非借代(借代是用相关事物代替本体,如“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决定背着妈妈去医院检查身体。
B.难道你能否认勤奋不会造就天才吗?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从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