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高二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Word版).doc
文件大小:170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4.45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第一次周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1943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过程中,美国人怀特提出根据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决定本国的投票权;英国人凯恩斯则要求按照每国一票的方式决定各国投票份额。怀特与凯恩斯的主张

A.加剧了战后欧洲的紧张局势B.体现了英美两国的利益诉求

C.削弱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D.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基础

2.图1到图2的历史变迁

A.反映出国际货币关系从无序到有序 B.确立了美国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C.逐步建立起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D.构建了黄金本位的国际金融体系

3.某国际金融组织2017年12月12日在巴黎发布公报说,为支持应对气候变化,该组织在2019年后将不再向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提供贷款。同时表示,最贫穷国家的那些能让贫困人口受益、且符合《巴黎协定》要求的天然气项目仍将获得资金支持。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B.C.D.

4.1951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提出了“将各国钢铁和煤炭统一置于一个共同的组织机构下管理”的政策方案,史称“舒曼计划”。1952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达成协议,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组织,“舒曼计划”也由理想变成了现实。这一计划

A.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宗旨 B.开启了欧洲一体化之路

C.消除了法德之间的矛盾 D.打破了美国的经济霸权

5.下图为1948年、1962年美国与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所占份额,该表格说明了

A.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美国对欧贸易逆差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D.西欧经济快速发展

6.欧盟成立后,就开始着手对欧洲教科书重新编订,以一种欧洲视角取代传统的民族主义立场。这反映出

A.欧洲已联合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B.欧盟努力构建统一文化认同

C.欧洲联合的重心转向了文化领域D.欧盟存在着严重的“冷战”思维

7.2016年6月24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后,或将最终与欧盟“分手”对于这段历史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B.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

C.英国将同时退出欧元区D.欧盟的发展道路面临挑战

8.下图漫画题为《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该漫画的寓意是

A.发达国家是全球化受益者B.反全球化已成为主流民意

C.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D.维护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

9.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反全球化”运动愈演愈烈,“反全球化”运动的人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来自全球化的发源地欧美。“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主要在于全球化

A.导致了南北经济差距扩大B.造成了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C.加剧了世界利益分配失衡D.使发达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10.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这一变化

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

11.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这反映出荀子主张()

A.“以德服人” B.主张“性恶论”

C.“施仁政于民” D.主张“性善论”

12.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13.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A.以人为本的思想B.无为的思想

C.以理服人的思想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

1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5.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儒家

提倡“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道家

提倡“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于天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墨家

倡导“兼相爱”,“交相利”

兵家

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 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C.各学派的主张渐趋一致 D.思想服务于统治的需要

16.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