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doc
文件大小:12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时,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这堂课,(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把一张纸对折后,任意剪成一个图形,而后打开让生观察折痕左右两边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说出“完全一样”。这时我直接告诉学生,像这样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个初步的感知。而后让学生观察“建筑物、动物、植物、艺术品等这些不能折的物体,他们的左右的形状是一样的,能够完全重合和也就是左右对称的。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思考、交流、探讨等活动,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进一步的理解。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和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从以下几个途径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和效果:

1、从直观入手,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具体化,学生较易理解,得到了初步感知。

2、?动手操作充分,通过对各种图形的折、画、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对称轴的含义。

3、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知觉感官来学习知识,整个教学活动中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判断正方形、圆形等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中,学生自主探索,探究,理解了对称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发现了有的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可能是1条、2条、3条……无数条。

学生在经历亲自探索、讨论交流、相互启迪的过程后,每位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都将得到提高,最终将达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