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必考题库与答案.docx
文件大小:32.26 K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02万字
文档摘要

2025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练习题库与答案

一、选择题

1.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B.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C.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D.以上都是

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个学习领域组成。

A.综合与实践

B.函数与方程

C.数据分析

D.逻辑推理

3.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包括“数与运算”和()两个主题。

A.数量关系

B.方程与不等式

C.函数

D.探索规律

4.图形与几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

A.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B.图形的性质

C.图形的变化

D.三角形

5.统计与概率在小学阶段包括“数据分类”“()”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

A.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B.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C.平均数

D.百分数

6.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为主线,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

A.问题解决

B.数学建模

C.数学探究

D.数学文化

7.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一致性和阶段性。

A.综合性

B.整体性

C.系统性

D.全面性

8.()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A.学业质量标准

B.课程目标

C.教学目标

D.学习目标

9.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应成为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A.过程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表现性评价

D.自我评价

10.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A.讲授式教学

B.探究式教学

C.练习式教学

D.问答式教学

二、填空题

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3.课程目标的确定,立足学生()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

4.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5.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通过整数的运算,感悟整数的性质;通过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进一步感悟()。

6.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长度的测量,以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的认识。

7.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信息对事物进行()。

8.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小学阶段主题活动分为两类:第一类,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感悟知识的()。

9.教学活动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0.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学业质量标准是以()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三、判断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表现是完全相同的。()

3.数与代数领域中,“数与运算”主题只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不需要理解算理。()

4.图形与几何领域中,认识图形只需要学生记住图形的名称,不需要了解图形的特征。()

5.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制作统计图表,不需要理解统计的意义。()

6.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不涉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7.教学评价的唯一目的是为了选拔出优秀的学生。()

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9.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10.学业质量标准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评价依据。()

四、简答题

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