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根本任务。
A.素质教育
B.立德树人
C.全面发展
D.能力培养
答案:B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A.关键能力
B.创新能力
C.核心素养
D.学习能力
答案:C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的路径。
A.关键能力
B.核心素养
C.思维能力
D.实践能力
答案:B
4.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两个主题。
A.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
B.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
C.数的概念和数的应用
D.算术与代数
答案:B
5.图形与几何在小学阶段包括()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
A.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B.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C.图形的性质和图形的变换
D.直观几何与论证几何
答案:A
6.统计与概率在小学阶段包括()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两个主题。
A.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B.统计图表
C.数据分析
D.统计概念
答案:A
7.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为主线,适当选取跨学科主题,以保证不同学段的连贯性。
A.问题解决
B.数学探究
C.数学文化
D.数学应用
答案:A
8.()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
A.数感
B.量感
C.符号意识
D.运算能力
答案:A
9.()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A.数感
B.量感
C.符号意识
D.空间观念
答案:B
10.()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A.数感
B.量感
C.符号意识
D.运算能力
答案:C
11.()主要是指根据法则和运算律进行正确运算的能力。
A.数感
B.量感
C.符号意识
D.运算能力
答案:D
12.()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
A.空间观念
B.几何直观
C.推理意识
D.模型意识
答案:A
13.()主要是指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A.空间观念
B.几何直观
C.推理意识
D.模型意识
答案:B
14.()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
A.空间观念
B.几何直观
C.推理意识
D.模型意识
答案:C
15.()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
A.空间观念
B.几何直观
C.推理意识
D.模型意识
答案:D
16.()主要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
A.推理意识
B.推理能力
C.模型意识
D.模型能力
答案:B
17.()主要是指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A.数据意识
B.模型意识
C.应用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B
18.()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
A.数据意识
B.模型意识
C.应用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A
19.()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与规律,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A.数据意识
B.模型意识
C.应用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C
20.()主要是指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A.数据意识
B.模型意识
C.应用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D
21.在第一学段(1-2年级),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的意义。
A.分数
B.小数
C.数位
D.百分数
答案:C
22.在第一学段,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口算()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
A.20
B.50
C.100
D.10
答案:A
23.在第二学段(3-4年级),认识自然数,经历小数和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
A.负数
B.百分数
C.无理数
D.虚数
答案:A
24.在第二学段,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的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A.整数
B.小数
C.分数
D.百分数
答案:A
25.在第三学段(5-6年级),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理解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