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科学咨询第期总第期
4(826)
教学课堂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探析
——以高等数学为例
裴铎,李泊宁,白容宇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开展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创
新路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思政实践教学,通过对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将专业之外的思政内容更多、更
深入地加入到教学中,探讨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探索。本文通过对高等数学
教学中能够开展思政教育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思政元素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融合教学,以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基本点,从多个角度深挖数学教材内容,进一步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创新形式,更好地促进高
等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在进一步丰富数学课堂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一、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存在
平不断提高,促进高等数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不问题
仅丰富了思政课堂,拓展了高数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一)对于二者的融合认识不足的问题
性,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教育部在《高当前,促进课程思政和课程实践教学相融合已经
等学校课堂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了课程思政的成为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基础教学的重要研究话题,全
育人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将课程思政更好地与高等数国高等学校都对此高度重视。在高等数学的理论教学
学相融合,是目前讨论的重要问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持续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可行性经验。
是学生在工科学习中必修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将在高等数学方面,只注重当前课程的教学目标,忽视了
课程思政与高等数学课程相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情况、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
时在此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高校在实的关注。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于两者的融合认识不足,
践探索中能够以生活案例作为主要引导方向,注重观对于高等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的挖掘也较为不足,
察大学生学习状态和特点,有机地融合数学因素与思甚至认为课程思政知识作为走过场和应付了事的任
政因素相融合,重点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资源,注务,无关紧要,且与高数课程的专业知识无关。在课程
重创新形式和方法,打造具有高素养和专业能力强的思政的融合方面,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关照学生思政
高数教师队伍,有效地促进高等数学课程与思政教育因素的主体形式,不仅形式过于单一,而且对于思想政
课程相融合,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好的高质量发展。治建设与高等数学的课程融合出现了“两张皮”的情
况,无法更好地进行融合。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将课程
思政当作任何内容的容纳区域,但在融合中又只有在
基金项目:2023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非课堂知识部分纳入融合范畴。导致对课程思政的分
题“‘课程思政+学习能力’培养模式下的高等教育研析和挖掘不够深刻,不利于教师在高等数学专业知识
究——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教学中结合思政元素开展教学活动,也不利于学生在
作者简介:课程学习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
裴铎(1985—),女,满族,辽宁朝阳人,硕士,(二)对于二者的融合不足
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计算机教学和数据挖掘现阶段对于高等数学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的实
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