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教学设计(教
案):大自然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精确筛选信息,了解物候的相关学问,提高概括能力。
2、研读、品味语言的生动性,学会积存运用。
3、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4、培育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究科学奇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
精确筛选信息,提高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研读、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商量法。
3、多媒体帮助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
用它来表情达意。那么,大自然有语言吗?它又在向人们说些什
么呢?今日,让我们随着有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一同走近大自
然,去倾听它的语言,去破译它的密码。
二、了解竺可桢(1890-1974),XX上虞人,我国现代卓越
1
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
面的造诣极高。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与他的辛勤付出分
不开。三、字词检测四、整体感知1、出示问题,学生阅读〔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确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讨论物候学有什
么意义?2、明确层次,简要作答五、具体探究1、研讨第1、
2自然段〔从表达特点及作用入手〕。
2、研讨第三部分确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大因素。
〔1〕简述内容。
〔2〕例举610段的说明方法。〔出示常见的说明方法〕
〔3〕确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出示常见的说明顺序〕
六、拓展延长1、联系课文学问,说说郭沫若的《玉兰和红
杏》及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物候学问。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2〕
两个月前,在XX,观察了玉兰开花;两个月后,在,又观察
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XX华。郭沫若《玉兰和红杏》2、
诗歌赏读〔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可千万别惊慌,
1
大自然有许多自然的指南针,
会告知你精确的方向。
七、课堂小结教师语: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大自然的
信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擅长观看,擅长思索,大自然肯定会给
你丰富的馈赠!
附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物候〔自然现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