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知识: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
秦汉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的基础上,国家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出
现了许多创新和调整,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逐步形成了以外儒内法为核心的治国理念,推动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
发展,开始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一、秦汉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经济与交通:统一车轨、货币和度量衡,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
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灵渠,促进了全国各地
秦朝
经贸往来
(2)赋役制度:征收极重的人头税,有更卒、正卒和戍卒三种徭役
(1)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初期休养生息,东汉光武帝发展生产,分别形
成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封建盛世
(2)农业:铁犁牛耕普遍使用,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秦以后,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修建龙首渠、白渠等;东汉时期,形成庄园经济模式
(3)商贸: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改革币制,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丝绸之路”成为间接连接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的通道;涉及买卖、租
汉朝佃等要订立契约
(4)赋役制度:主要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还征收财产税,保证了国
家财政税收
(5)中医药的成就:《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的《神农
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东汉晚期,华佗创制“麻沸散”
及健身方法“五禽戏”;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
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的文化传承与交流
思想演变(1)秦朝: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加强
了思想控制
(2)汉朝:汉武帝时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
想;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1)文学:成就集中在汉赋、乐府诗和东汉民间流行的五言诗上
(2)史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
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
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科教文化
(3)科技: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氾胜之书》等东方特
色的实用性成就出现
(4)教育:汉朝设立的太学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
构。自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考点探究】
1.两汉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及盛世局面的启示
(1)措施
货币政策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专卖制度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物价政策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经济政策抑制工商业者,向其征收财产税
清查户口清查全国垦田和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2)启示:统治者要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要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
治者要善于用人;统治者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对于行之有效的政
策要长期坚持;等等。
2.秦汉文化的特点
统一性与多样化①秦汉稳定的大一统的秩序,形成了文化的趋同与统一
的②秦汉都是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
有机结合人们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
①秦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绸之
中外文化路传入中国
交流频繁②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不仅开始形成东亚文化圈,还向西传
到西域乃至欧洲
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中医、中药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
水平居世界前列
作出重大贡献
①成就:秦汉时期的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