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1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解读)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专题训练》(北师大版).docx
文件大小:253.89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6.06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PAGE

PAGE1

1.1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解读)

【学习目标】

1.理解锐角正弦、余弦和正切概念的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2.经历锐角正弦、余弦和正切概念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

3.知道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及取值范围,并能运用解题.

4.通过探究、参与合作等形式,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知识点梳理】

考点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所对的边BC记为a,叫做∠A的对边,也叫做∠B的邻边,∠B所对的边AC记为b,叫做∠B的对边,也是∠A的邻边,直角C所对的边AB记为c,叫做斜边.

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

锐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

锐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即.

同理;;.

注意: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反映了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是两条线段的比值.角的度数确定时,其比值不变,角的度数变化时,比值也随之变化.

(2)sinA,cosA,tanA分别是一个完整的数学符号,是一个整体,不能写成,,,不能理解成sin与∠A,cos与∠A,tan与∠A的乘积.书写时习惯上省略∠A的角的记号“∠”,但对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成的角(如∠ABC),其正切应写成“tan∠ABC”,不能写成“tanABC”;另外,、、常写成、、.

(3)任何一个锐角都有相应的锐角三角函数值,不因这个角不在某个三角形中而不存在.

(4)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tanA>0

考点2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1)在0°-90°之间,锐角的正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2)在0°-90°之间,锐角的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3)在0°-90°之间,锐角的正切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典例分析】

【考点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典例1】(2022?嘉祥县校级开学)如图,在△ABC中,∠C=90°,AB=5,AC=4,下列三角函数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变式1-1】(2022?红桥区模拟)如图,在Rt△ABC中,∠B=90°,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sinA= B.cosA= C.tanC= D.cosC=

【变式1-2】(2022?松北区校级开学)Rt△ABC中,∠C=90°,AC=12,AB=13,则tanB的值为()

A. B. C. D.

【变式1-3】(2022?云南模拟)Rt△ABC中,若∠C=90°,BC=3,AC=4,则cosA的值为()

A. B. C. D.

【典例2】(2021秋?金山区期末)在Rt△ABC中,∠C=90°,BC=a,AB=c,那么的值等于()

A.sinA B.cosA C.tanA D.cotA

【变式2-1】(2021秋?松江区期末)已知在Rt△ABC中,∠C=90°,AB=c,AC=b,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b=ctanA B.b=ccotA C.b=csinA D.b=ccosA

【变式2-2】(2022?南岗区模拟)在△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则有()

A.b=a?tanA B.b=c?sinA C.a=c?cosB D.c=a?sinA

【变式2-3】(2021秋?杨浦区期末)在Rt△ABC中,∠C=90°,如果∠A=α,AC=1,那么AB等于()

A.sinα B.cosα C. D.

【典例2】(2022?江夏区模拟)如图所示,△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B的值为()

A. B. C. D.1

【变式2-1】(2021秋?桥西区校级期中)如图,在5×3的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的三个顶点都在相应格点上,则sin∠CAB的值为()

A. B. C. D.

【变式2-2】(2020?浦城县一模)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ABC的值为()

A.1 B. C. D.

【典例3】(2020秋?丽水期末)如图,在Rt△ABC中,∠C=90°,AC=2,AB=3.

(1)求BC的长;

(2)求sinA的值.

【变式3-1】(2022?湖州)如图,已知在Rt△ABC中,∠C=Rt∠,AB=5,BC=3.求AC的长和sinA的值.

【变式3-2】(2022?淮安区模拟)如图,在Rt△ABC中,∠C=90°,AB=15,sin∠A=,求BC的长和tan∠B的值.

【变式3-3】(2021秋?宁远县校级月考)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