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世界经济全球化上课教学方案设计 .pdf
文件大小:467.54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5.35千字
文档摘要

学习永无止境

世界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

世界经济全球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经济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

程。2、理解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

作用。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能力目标运用大量

的文字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德育目

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未来经济发

展的趋势。【教学重点、难点】: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2、经济全

球化的地理意义。【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归纳法,启发

式讲述法【教学手段】投影仪、挂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讲授新课:一、

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及其分布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按照经济发展

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两种类型。其差异如下: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国家

欧洲绝大部分国家,北美洲的美、加,亚洲的日本,大洋洲

的澳、新,非洲的南非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绝

大多数国家颁

专业的学习

学习永无止境

北半球(所谓的北方)北半球南部、南半球(所谓的南方)

面积

40%

60%

人口

25%

75%

财富

75%

25%

贸易

75%

25%

技术

先进

落后

人均收入

经济结构

工业产值比重高,制造业比重高

工业产值比重低,采矿业比重大

专业的学习

学习永无止境

从上表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向发展

中国输出产品、资本和技术,在上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

家技术相对落后,人均收入低,向发达国家提供原料和燃料,

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处于边缘。说明:①核心和边缘反映各个

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核心指经济发

达、工资高、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剥削其他国

家和地区;边缘国家则经济落后,技术简陋,生产单一,经

济上遭受先进地区的剥削。②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分异。

大致可分为三类:A高收入的石油出国,如海湾地区的科威

特、东南亚的文莱等,人口少,人均财富多,产业结构比较

单一;B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如亚洲的新加坡、韩国、

我国的台湾、拉丁美洲的巴西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或

超过10000美元;c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

在1000美元以下。(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发达

国家即所谓的北方,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美国、

加拿大)以及部分亚洲国家(日本)和大洋洲国家(澳大利

亚、新西兰),此外还包括非洲的南非。发展中国家即所谓

的南方。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注意:世界经

济格局以南北两类国家为代表,这种发达国家集中在北部,

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部的世界经济事实状分布现象(或称空

间格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

不平衡则表现为国家间的贫富差距。2、世界经济核心和边

专业的学习

学习永无止境

缘格局的形成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西欧。15世

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人开始对掠夺和殖民扩

张,欧洲经济开始向外扩散。欧洲人的经济活动逐步扩大到

拉丁美洲、非洲、北美、印度、东亚、大洋洲,到20世纪

扩展到全球,形成一个欧洲人的世界经济。在欧洲经济向外

扩散的过程中,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也加入核心地区。

在欧洲经济向外扩散的过程中,拉美、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

相继变成边缘地区。注意:(1)世界经济核心和边缘地区的

形成过程,实质就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外进行掠夺和殖

民扩张的结果。(2)当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以经济发达国家

为核心和以发展中国家为边缘的特征,是欧洲经济活动向外

扩用的结果,其实质是长期的武力征服、殖民掠夺和不合理

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在经济上处于剥削和

不平等的地位,经济相对落后。(3)第一次技术革命后世界

经济的核心在欧洲;第二次技术革命后扩大到北美;第三次

技术革命扩大到日本。在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过程中,世界

经济活动的范围在扩大,核心区在扩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

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核心区,亚洲、拉美、非洲

等边缘区。由此可见,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加强了世界各国

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思考:当今

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中的南北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殖民侵略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二、推

专业的学习

学习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