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9.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课时作业 (含答案)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239.3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3.15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2溶解度

第1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

B.有固体剩余,且固体不再减少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D.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3.下列能证明硝酸钾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没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质量不变

C.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D.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4.20℃时,50g水中溶解了18g氯化钠恰好成为饱和溶液。

(1)20℃时,50g水中加入15g氯化钠得到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5g氯化钠,得到的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g,溶液的质量是g。?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5.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简单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D.增加溶质

6.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

(1)加入少量NaCl后,溶液的质量。?

(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

(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结晶

7.利用海水来制盐的原理是 ()

A.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而制食盐

B.升高温度,减小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

C.利用阳光、风力蒸发水分使食盐析出

D.降低温度,减小食盐的溶解度

8.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实验室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1)乙烧杯中的溶液(填“是”“不是”或“可能是”)氯化钠饱和溶液。?

(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常采用的方法是。?

1.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C D

3.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蒸发水分 ②加入硝酸钾粉末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20℃时,100g水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分别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表所示,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选项

加入NaCl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

A

10

110

B

20

120

C

30

130

D

40

136

5.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g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B.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C.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得到的蔗糖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6.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的示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的示数。?

(2)加入蒸馏水,弹簧秤的示数。?

(3)加入KNO3晶体,弹簧秤的示数。?

7.海水中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工业上采用如图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1)图中是(填“蒸发池”或“冷却池”)。?

(2)上述流程中Ⅰ、Ⅱ、Ⅲ中对氯化钠来说溶液的状态分别是(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

8.(科学思维)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如图实验,其中溶液①、溶液③中没有剩余固体,溶液②、溶液④中有剩余固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溶液①~④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②到③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增大”“减小”或“不变”)。?

(3)升高温度,溶液②可以变成溶液。?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D2.C3.C

4.(1)不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