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下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会使用相应的工具书,熟练掌握多种检字方法;在能够熟练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尝试写规范的、通行的行楷字,有一定的书写速度。积累易错字、难写字。
2.阅读与鉴赏:学习托物言志之手法,体会如何巧妙运用生动而又形象的语言摹景状物,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阐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在熟读文章的前提下,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和揣摩重要的字、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作用。阅读比较简单的文言文,能够借助课下的注释和其他的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大意。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能够分享阅读的感受,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表达与交流:能够多角度的、细心的去观察生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美;写景状物时,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及独特魅力。写作力求写出真情实感,真切的表达自己对自然万物、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角度新颖。写记述类文章,内容要具体且充实,意图要明确且鲜明。
4.梳理与探究:能够自主的、独立的组织文学活动,能用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能够有效的提出生活中有疑惑的、有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研讨,选出研究的主题,并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历逐渐增多,但对人生的感悟还处在较浅层的阶段,其思维能力一般不足以对生活中经历的、了解到的各种事情进行较高层次的提炼。在表达方面,学生对身边事物以及同类型故事大多能完整的叙述出来,但较少能够就事发表自己的较深层次的感悟。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能够很好的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基础。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并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能够通顺的、有感情的诵读诗歌,领会诗歌的大意,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灵活的运用准确传神的语言写景状物,抒发思想感情;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析文章中环境描写的妙处,体会文章中语句的深刻含
义;学会抓住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意蕴,从而提升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文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乐对人生磨难的优秀品质,并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增加审美体验;能够自主的、独立的、有见解的欣赏文学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感受他人的人生智慧,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获得积极的人生启示。
【单元作业目标】
1.巩固本单元重点字词、成语、与课文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借助课文注释、查字典等方式自主阅读古诗词,体会诗歌意蕴。
2.巩固抓住文题、关键语句、开头和结尾等,迅速了解文章大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品味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的环境描写,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发展学生赏析环境描写方法、体会作者意志的能力;学习比较阅读,在分析文章之间的相同之处或不同之点的基础上,拓宽自己的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联系实际拓展能力,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感悟;写作时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写景状物,完成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托物言志文。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依据单元的学习目标,设计了单元的作业目标。通过课时作业和单元检测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初步打通知识的迁移运用。课时作业包括基础性的作业、拓展性的作业和个性化的作业。基础性的作业以课时为单位,巩固课堂教师所授内容,达成本单元重点字词句的积累,并能做相关语言运用与迁移,诊断关的内容。拓展性的作业意在通过拓展生活实际,借助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个性化的作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有选择的完成,提升综合素养。
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七下第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时间:4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默写
(1)荡胸生层云,。(《望岳》杜甫)
(2),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王安石)
(3)浩荡离愁白日斜,。(《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4)默写陆游《游山西村》一诗的颈联。
,。
2、春之花秋之月,夏之雨冬之雪,四季更替,各有各美。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不仅能缓解情绪,还能陶冶情操。七(6)班要举行一次“感受自然之美”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认真完成下列任务。
(1)陶醉于自然之美,往往让人诗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