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有关高三历史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大全 .pdf
文件大小:1.17 M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64万字
文档摘要

有关高三历史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大全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

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的有关高三历史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高三历史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大全一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

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会合的世界

(即影响)。本科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建议教师在

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

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文明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和后果;了

解四次重要远航经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作答—分析的引导学习的方式,培养学

生不断思考、独立学习的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学习,扩宽学生学习知识

面,指引学生深入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

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探索精神;通过对开辟新航路影响的学习,使学

生认识到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和对其评价问题

四.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课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背景,掌握起来

相对容易。建议教师把重点放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中。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设置疑问导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

学案,课后延伸拓展练习。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

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师: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

的时代,同学们知道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

生:略

师(说教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

容。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

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经过以及影响。前4课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

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课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

发展。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

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可见,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相当重要。

看到课题,大家心中是否疑惑,为什么叫新航路?关键在于“新”

字,顾名思义,这种提法是相对旧航路而言,那么哪些航线被称为旧

航路呢?大家先了解一下史实。

“旧航路”指传统的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航路。15世纪以前,从东

方到欧洲主要有3条交通要道:陆路一条,从陆上丝绸之路经中亚沿

里海、黑海到小亚细亚,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欧洲;其余两条海陆并用,

一条由海上丝绸之路到波斯湾,通过阿拉伯商人转运到地中海,再由

意大利商人转运到西欧;另一条由海上丝绸之路抵达红海,再穿越苏伊

士运河前往埃及的亚历山大入地中海,再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西欧。

三条传统航路都要经过地中海东岸,再转运欧洲。新航路则是十五、

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和对外扩张活动,开辟

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实现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

洲南端或是直接向西航行通往东方的航路。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师:既然有传统商路,西欧各国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选择的方

向是要去东方,那么,能去东方当时具备了哪些条件?

大家知道,学习历史,还原历史现象,需要弄清历史事件的来龙

去脉,常用方法需要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和产生的后果,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离不开考察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面,我们学习开辟新航路的背景,首先需要同学们掌握新航路开辟的

原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进行归纳要点。

生:略

师:透过幻灯片的史料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1:“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