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人生目标应该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培育健全人格。
2.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人生目标的影响因素,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3.认同人生目标应该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相结合,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增强政治认同,提高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掌握树立人生目标的方法,培养实现人生目标的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掌握树立人生目标的方法,培养关注人类发展进步的情怀,增强政治认同,提高责任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一首古诗,并提出问题。本活动通过让学生阅读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古人对人生目标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导入本课内容。
新知探究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86页的“生活观察”,并提出问题。本活动展示了四位同学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人生目标,启发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初步认识到树立人生目标离不开对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等关系的正确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组内交流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二、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教材第87页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分析材料中三位同学在树立人生目标时考虑的因素,引导学生明确树立人生目标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全面考虑个人和家庭等因素。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自身实际出发。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知识能力、家庭环境等,都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影响因素。我们要综合评估,全面考虑,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三、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教材第88页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本活动呈现了程开甲的故事,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程开甲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紧密相连的精神,认识到人生目标应该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增强责任意识。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教材第88页的“阅读感悟”。本活动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感悟钱伟长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何为“爱国”,引导学生深化对树立人生目标应该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的理解,增强政治认同。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
【教师总结】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我们要把个人的发展牢牢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四、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教材第89页的“相关链接”,并提出问题。本活动通过让学生阅读马克思关于选择职业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使个人的人生目标与人类福祉相统一。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个人的追求与进步,只有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才能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教材第89页的“启思导行”,并提出问题。本活动让学生在代表人生的河流上标注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未来想要实现的目标,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梳理实现目标需要的行动,提升学生规划人生的能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将其变成现实。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掌握了树立人生目标的方法。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把个人的人生目标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找准人生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