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教案
授课时间:
10
§2.1.1整式——单项式
一、教学目的:
〔一〕学问点目标:
使学生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找出单项式系数、次数.
〔二〕力量训练目标:
初步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和归纳——概括力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学生初步生疏特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
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找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单项式”概念
回忆
列式: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
假设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
假设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
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给期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工捐款 元.
提出问题:以上几个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对上述几个代数式进展观看、分析,让他们自己得出以下结论:上面几个代数式的共同特点是:都表示数与字母的积.
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教师进展总结:这就是我们今日所要学习的一种最简洁的代数式
——单项式.
(二)学问的学习
单项式的定义:表示数字与字母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此定义前半局部由学生总结,后半局部由教师补充.)
1 1 2 x练习
1 1 2 x
abc, xy2,a3,?5ab3,a?b,a,20%m,?0.9xy2,?x2y, x?y,?6, , .6 3 x 3
(设计意图:此练习让学生答复,通过此练习,一方面稳固刚刚学过的单项式定义,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逐步学习如何应用定义去推断“是”或“不是”.)
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
例1 推断以下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假设不是,请简要说明理由;假设是,请指出它的系数与次数:
〔1〕x?1; 〔2〕1;
x
3
〔3〕?r2;
〔4〕? a2b.
2
解:〔1〕不是.由于原代数式中消灭了加法运算.
不是.由于原代数式是1与x的商.
是.它的系数是?,次数是2.
是.它的系数是?3,次数是3.
2
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教师指出,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即为“系数”,要特别留意“系数”必需包括前面的“+”或“-”号,另外,当系数是“1”时,通常省略不写;系数是“-1”时,只写“-”就可以了;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
〔三〕进一步稳固学问
课本第56页练习题的第1、2题.
〔四〕小结
今日我们学习了代数式中的那一局部?(单项式),学习了关于单项式哪些相关学问?(定义、系数、次数)
在单项式的定义中,提到了“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也就是说,以前我们所学过的有理数,都属于单项式,可见,有理数是特别的单项式.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59页习题2.1的第1题.
五、教学反思:
§2.1.2整式——多项式
一、教学目的:
〔一〕学问点目标:
使学生把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二〕力量训练目标:
通过小组争论、合作沟通,让学生经受知的形成过程,培育比较、分析、归纳
的力量.
由单项式与多项式归纳出整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利
于学生学问的迁移和学问构造体系的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初步体会类比和逆向思维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
把握整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把握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
概念.
三、教学难点:
多项式的次数.四、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从学生已把握的式子入手,既复习了所学学问,又奇异的引入了知,介绍多项式的项、次数以及常数项的概念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接近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把握了全部的概念后由学生自己举一些多项式的例子,这样更能反映出学生把握学问的程度,同时也表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最终列举几个例子,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示范严格的书写格式,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体验一下教师是如何想的,如何来考虑问题的,然后由学生完成当堂课的练习,也可让一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要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把握本节课的内容,可由学生自己进展课堂小结,接着布置作业进一步稳固本课所学学问.
(一)导入
列式:
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b,则长方形的周长是 ;
某班有x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有男生 人;
鸡兔同笼,鸡a只,兔b只,则共有头 个,脚 只.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的主题是多项式,通过列代数式引入多项式,既是对前面学问的回忆,又由此导入课,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为学生学习知供给丰富的素材.)
]
观看以上所得出的四个式子与上节课所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