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山西省忻州市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碧石风景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内。碧石风景区拥有大量的石蛋山体,研究表明该地岩石多为花岗岩。下图为碧石风景区岩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碧石风景区岩层形成过程中()
A.冻融侵蚀逐渐增强 B.风化程度逐渐增强
C.流水侵蚀逐渐减弱 D.风力侵蚀一直稳定
2.碧石风景区石蛋山体的形成过程为()
A.岩浆喷出→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挤压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球状风化→剥蚀出露
C.岩浆侵入→地壳下沉→剥蚀出露→水平拉张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剥蚀出露→球状风化
【答案】1.B2.D
【解析】
【1题详析】
由材料可知,“碧石风景区拥有大量的石蛋山体,研究表明该地岩石多为花岗岩”。联系已学可知,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后,受内力作用的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受外力作用尤其是风化侵蚀后形成小的岩体,由图中岩层由下往上岩体越来越小、磨圆度越来越好可知,风化作用逐渐增强,B正确;该地区位于广东,纬度低,冻融侵蚀相对较弱,A错误;花岗岩石蛋的形成受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影响小,CD错误。故选B。
【2题详析】
由已学可知,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首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抬升,使岩石出露地表,接着受外力剥蚀,最后经过球状风化形成石蛋山体,D正确;岩浆喷出形成的是玄武岩等,且过程也不符合,AB错误;岩浆侵入后一般地壳抬升才能出露地表,C错误。故选D。
欧石楠属多年生常绿灌木类植物,耐寒性较强,多分布在高山草原灌丛带以下。鲁文佐里山是非洲乌干达和刚果两国边界上的山脉。下图示意鲁文佐里山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及其宽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鲁文佐里山的欧石楠林()
A.生长较快 B.植株高大
C.四季不落叶 D.低矮密集
4.影响该山地欧石楠林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 B.海拔
C.水分 D.热量
【答案】3.D4.C
【解析】
【3题详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山地垂直自然带中,随着高度的上升,热量逐渐递减,降水先增后减;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欧石楠林位于竹林带以上,竹子为亚热带植被,按照垂直自然带热量递减规律竹林以上应对应了温带植被,且欧石楠以上植被为草原灌丛、亚冰雪带和冰雪带,均因热量减少而演变的温带和亚寒带和寒带自然带,所以欧石楠带对应了落叶林的水热条件,故C错误;同时欧石楠为灌木,所以一般个体低矮,生长密集,故D正确,B错误;因其生长区热量不足,所以生长速度较慢,故A错误。故选D。
【4题详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欧石楠为常绿灌丛,应该分布在热量条件充足的竹林带及以下地区,这些区域以林地为主,说明降水较多,而欧石楠没有分布区位于这些地区,说明这些地区水分太多,所以分布在海拔稍高的地区,水分相对减少的高度,故C正确,B、D错误;材料中坡度无法体现,故A正确。故选C。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通过新建长江、嘉陵江调水工程,向渝西地区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兼顾改善受水区河流生态环境用水,并退还被挤占的农业灌溉用水。2022年9月27日,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跨琼江顶管段顺利完成。下图为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工程实施的主要原因是渝西地区()
A.河流稀少,水源少 B.气候干旱,降水少
C.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D.喀斯特地貌渗漏多
6.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各线路()
A.引水时间相同 B.引水量都较小
C.工程建设量小 D.施工难度较大
7.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运营后,有助于()
A.降低地下水水位 B.有效避免水污染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提高受水区水价
【答案】5.C6.D7.C
【解析】
【5题详析】
渝西(重庆西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大,B错误;重庆西部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靠近成都平原,人口集中,工农业用水量大,所以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C正确;渝西并不是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水渗漏并不严重,D错误;根据图中河流分布,渝西地区也有河流分布,河流并不稀少,A错误。故选C。
【6题详析】
渝西各条引水线路要根据河流水量和地区用水来决定引水时间和引水量,AB错误;该地区地形崎岖,河网密布,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C错误,D正确。故选D。
【7题详析】
调水工程能够增加渝西的水资源数量,提高地下水水位,A错误;水污染的产生是由于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调水工程无法避免水污染,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