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说课稿
-1-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
国鲁尔区为例。这一节课是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五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
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学习地理环境各要素,而是要落实在区域之上,落实在不同
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不同模式之上,落实在人类对同地区合理开发利用之上。
本节教材属于必修三模块的核心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此节的教学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
展的典型范例之一。本节以德国的鲁尔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关系,立足于模块一自然地理和模块二人文地理的基础,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
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本节的教学是立足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是对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应用与提升,阐明一
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相联系的。
2、本节内容与必修一模块中自然资源一节的知识有所联系。通过对鲁尔区的煤炭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分析时,使学生明确该区域煤炭资源的特征。
3、本节承接必修二模块中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一节,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传统工业区的
典型的案例,也是为学生巩固和应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
4、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及高效发展阶段,而本节分析了德
国鲁尔区的兴起、衰弱和振兴,正是对区域发展阶段的一个印证。与此本教材的第一章第
二节内容紧密相连。
5、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必然涉及人地关系,所以本节的教学可以看作是对必修二最后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回顾。因此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中,本节内容承接前文,
总结应用,具有极强的学习、研究价值。
二、学情分析
1、已有能力:认知能力——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高中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已经发展了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能力。
-2-
知识储备——已经学会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
2、兴趣和动机:振兴东北是目前我国国家采取的一项重大建设措施,所以是我国讨论的
重要话题之一。因此通过一组关于东北经济过去和现在数据的对比产生强烈反差,激发学
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
3、存在问题: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熟练掌握;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
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了解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铁矿石的来源地图和其他的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鲁尔区兴起的因素培养学生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鲁尔区衰弱的成因,寻找相对应的对策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工业发展与矿产资源的关系。
(2)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环境与环保意识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①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
和步骤。
②鲁尔区衰落的过程及原因。
③鲁尔区的新发展。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一般方法
和步骤。
重点难点的突破:1、利用地图说明德国鲁尔区的位置、矿产资源、交通等状况。
2、利用图、阅读材料,说明鲁尔区工业的发展及衰落的原因。
3、使用地图,了解德国鲁尔区的新发展。
4、通过对比迁移学习,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
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3-
鲁尔区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典型的区域整治的案例。根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本课主要属于智慧技能、方法学习和态度学习,宜用发现法、讨
论法、体验法(角色扮演)、启发法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引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