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细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说明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生殖方式。
2.比较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说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3.概述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生殖方式。
2.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比较细菌和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喜马拉雅旱懒的图片,讲解:喜马拉雅旱獭憨态可掬、惹人喜爱,许多游客想方设法去接近它们。然而,旱獭身上可能携带可引起鼠疫的细菌。想一想:接近旱獭的行为有哪些风险?
【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新知探究
一、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教师活动】展示小米的图片,讲解: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引导学生想象细菌的大小。
【学生活动】根据生活经验想象细菌的大小。
【教师活动】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细菌都有哪些形态?
【学生活动】思考,并尝试回答:球状、杆状、螺旋状。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进行补充:根据外部形态的不同,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球菌、杆菌和螺旋菌。接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细菌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展示细菌形态的图片,并进行讲解:有些细菌虽然相互聚集成团或连接成长链,但是每个细菌都能独立生活,因此细菌是单细胞的。那么,不同形态的这些细菌在组成结构上是否一样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展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尝试说出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尝试回答细菌各部分结构的名称:1是DNA;2是鞭毛;3菌毛;4是细胞膜;5是细胞壁;6是荚膜;7是细胞质。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师生共同总结细菌的结构及功能。
【教师活动】展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细菌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归纳细菌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并完成下列表格。
出示表格:
项目
细菌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尝试完成表格。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出示问题: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能够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有机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1.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不能。因为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并进行补充: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大多数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过渡】细菌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生殖的呢?
【教师活动】展示细菌的分裂图,并进行讲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有的细菌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就能分裂一次。
【学生活动】认真倾听教师讲解。
【教师活动】展示细菌分裂的模拟图,提出问题:一个细菌繁殖n代后,能产生多少个细菌?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通过讲解,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答案:2n。又提出问题:m个细菌繁殖n代后,能产生多少个细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对你做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思考,根据所学知识尝试回答:100×28=25600(个);经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目,防止因细菌感染而生病,因此要养成做好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继续提问:一般情况下,在100℃的高温下煮10分钟,大部分的细菌就都被杀死了。可是为什么我们在进行某些实验前要将材料用具置于120℃高温下,灭菌20分钟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进一步讲解: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具有细胞壁厚、含水量少等特点,对高温、干旱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你们知道芽孢是怎样形成的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展示芽孢的形成图,并补充: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随后,继续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