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知识点和练习.docx
文件大小:14.9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37千字
文档摘要

七下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进展》学问点和练习一、农业的进展

缘由: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①南方战乱较少;

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的措施;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2.区域拓展:自宋代开头,经济的进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3.表现: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进展。

水稻:①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很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②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③结果: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富饶的粮仓,消灭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动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1〕南方的丝织业赛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兴旺。〔2〕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制瓷业:河北定窑、河南汝窑、浙江哥窑等地的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进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3.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制造的海船,配备了指南针。

三、商业贸易的富强

1.商业

城市:黄河、长江及水道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消灭了早市和夜市。

乡镇:形成了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城乡之间的市镇也进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消灭“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进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2.外贸

港口:广州、泉州是著名世界的大商港。

范围: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治理:朝廷鼓舞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治理。

四、经济重心南移

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头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完成。

表现:中心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思考:

1.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兴旺?

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兴旺为海外贸易的进展奠定了根底。

宋朝有兴旺的造船业,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舞政策,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治理,从而促进了海外贸易的进展。

两宋时期,北方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到阻碍,政府转而大力进展海上贸易。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我国经济重心以秦岭——淮河为界,其南移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东汉后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头得到进展。

南朝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根底

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

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经济进展速度加快,渐渐超过北方。南宋时,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课后练习

1、北宋时兴起,后来进展成为我国著名制瓷业中心的是〔〕

海南岛B.邢窑C.景德镇D.越窑

2、“国家的财政收人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以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消灭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两晋时期

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3、北宋时,成熟早、抗寒力量强的占城稻是从以下哪个国家传人中国的〔 〕

A.越南 B.日本C.天竺 D.朝鲜

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消灭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用铜版印刷,幅员精巧。“交子”的消灭有利于〔 〕

①商业的进展②西域地区的开发③印刷业的进展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掌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景德镇陶瓷制品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独特之处独领风骚600多年。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始于〔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人现代,物质文化蓬勃进展。”以下不能表达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交子”的消灭

B.吵闹的瓦子C.景德镇的兴起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

7、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进展到宋代时消灭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说明白〔〕A.康乾盛世的消灭

B.科学技术的突破C.对外贸易的进展D.经济重心的南移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消灭在〔 〕

A.唐朝关中地区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D.元朝中原地区

9、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