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七年级生物上册作业规划.docx
文件大小:144.05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7.9千字
文档摘要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

10

七年级上册生物作业规划设计

七年级生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作业规划设计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设计作业的趣味性

作业设计要留意趣味性,把学问点容在情景之中,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趣。

设计作业的层次性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学生的差异,进展学生的差异。既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生免受饥饿之苦。

设计作业的自主性

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作业选择制,供给应学生自主参与探究,主动猎取学问,分析运用学问的时机,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展自我设计,自我掌握,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究者和成功者。

设计作业的开放性

设计作业的综合性

二、作业形式

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导学案预习提示。

课堂思维拓展题。

课后达标测试题。

实践题。

三、作业要求

态度端正,按时按质完成。

乐观思考,努力参与探讨。

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任务。

四、作业布置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导学案预习提示 2.课堂思维拓展题

3.课外实践题 4.课后达标测试题其次单元生物和细胞

1.导学案预习提示 2.课堂思维拓展题

3.试验题 4.课后达标测试题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绿色植物

1.导学案预习提示 2.课堂思维拓展题

3.试验题 4.课后达标测试题

〔附各课作业〕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生物能进展 ,绝大多数生物吸入 ,呼诞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

生物能 和 (生物和环境 .)

除病毒(Virus)外,生物的都是由 构成的.

2.下面是猫和鼠的局部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根本

特征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猫生小猫属于 。

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鼠听到猫叫,马上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一、夯实根底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活动课〕

金鱼按其构造特点分类,应归于〔 〕

A.植物 B.动物 C.其他生物 D.水生生物2.我们对身边的生物所做的调查是〔 〕

A.对生物类群的全面调查 B.选取局部样本的调查C.对生物生存环境的调查 D.对生物遗传的调查

3.观看与调查的一般步骤是〔 〕

①制定合理的方案 ②做好记录、积存资料 ③明确目的、对象和范围

④对资料进展整理和分析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③② D.①②④③4.某小组肚调查到的生物进展了归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螃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鼠、松树、苍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

A.生物的形态构造 B.生物的用途 C.生物的数量 D.生物的生活环境5.依据你说学到的学问,你认为下面那一组分类是完全正确的〔 〕

A.螃蟹、蟋蟀和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鸭和猪为家禽

C.小麦、玉米、水稻为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是水生生物

以下可以通过调查法完成的是〔 〕

A.人体外部形态的描写 B.植物叶片中的细胞的形态C.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上升状况 D.青蛙怎样捕食

这些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请你帮她归为两类〔 〕

狗尾草、红蜘蛛、松树、榆树、蚯蚓、小鸟、蚂蚁、蚊子、鼠妇,、马齿苋,丁香,柳树、山桃、苍耳、蜻蜓、万寿菊

动物:植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A.水中 B.枯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 D.土壤里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C.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在大自然,生物适应环境。以下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森林可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4、2025年奥运帆船竞赛地—青岛,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

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觉察了几只鼠妇,如下图。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查找探究,记录各处觉察鼠妇的数据如下表:依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水泥路上

地点

水泥路上

水槽边的石头下种花的湿花盆下

干草地中

鼠妇只数

0

24

18

2

生态系统

分析下面两则资料,答复有关问题。

资料1:美国的生态学家林德曼在1942年曾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一只彩蝶翩翩飞来落在鲜花上津津有味地吮吸花蜜,冷不防背后划过一道绿色光影,转瞬间,蝴蝶已在螳螂的绿色大刀之下奄奄一息。螳螂刚要品尝美餐,一只蛤蟆出其不意吐射长舌,一下子把它卷入口中。蛤蟆还没来得及吞咽螳螂,悄悄爬到近旁的蛇猛地一窜,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