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培养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一)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熟悉职业精神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2)掌握践行职业精神的方法
(3)了解创新精神的内涵、要求、重要性和培养途径
教学目标素质目标:
(1)通过学习“‘金耳朵’王学勇”这一案例,明白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敬业、乐业、勤业、精
业的职业精神。
(2)通过学习程开甲、屠呦呦等人的事迹,感受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
力
教学重点:职业精神的内涵和构成要素,创新精神的内涵、要求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践行职业精神的方法,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使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一站成名’背后是可贵的职业精神”(详见教材),并提出问题:
(1)“市政哥”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案例导入(2)什么是职业精神?
(3)大学生如何弘扬职业精神?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相关内容
任务一培养职业精神
一、职业精神的内涵
职业精神是从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持续、稳定且具有职业特征的价值观、态度和精神风貌的
总和。职业精神是企业立业之本,也是劳动者立足职场之本。职业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敬业、乐业、勤业、精
业四个方面。
传授新知
(一)敬业
【教师】利用多媒体扫码播放视频“爱岗敬业的意义”(详见教材),并讲解新知
敬业是从业人员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敬
业是一种美德,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
从精神活动方面来讲,敬业集中体现在人们对待职业的态度上,具体表现为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心、高度
的职业荣誉感和强烈的职业尊严感。
1
(1)强烈的职业责任心。
(2)高度的职业荣誉感。
(3)强烈的职业尊严感。
……(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从实践活动方面来讲,敬业集中体现在人们在岗位上辛勤工作,具体表现为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在
工作中恪尽职守、精益求精、苦干实干,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敬业奉献的院士李俊贤”(详见教材),并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开展讨论
李俊贤院士的精神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二)乐业
乐业就是以自己的工作为乐,对工作充满激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劳动者在工作时,一定会付
出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有些人认为,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一份苦差事。他们认为,脑力劳动
者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以脑力劳动会使劳动者感到精神疲惫;体力劳动大多是重复性劳动,劳动者在
劳动时神经比较放松,但容易感到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