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温室白粉虱》(教案)-中职农林牧渔大类《植物保护技术》高教版(全一册).docx
文件大小:20.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5.53千字
文档摘要

《温室白粉虱》(教案)-中职农林牧渔大类《植物保护技术》高教版(全一册)

学情分析

中职农林牧渔大类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对植物保护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知晓常见病虫害的类型及简单防治方法,也接触过部分蔬菜种植的相关内容。但学生对于温室环境下特有的病虫害,如温室白粉虱,认知较为模糊,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从学习能力来看,他们动手实践能力较强,但在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对于害虫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等抽象知识的学习,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此外,学生在学习中更倾向于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对图文、视频等教学资源接受度较高。在团队协作方面,学生虽有一定合作意识,但在实际小组活动中,存在分工不合理、参与度不均衡的问题。同时,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对农业生产有一定感性认识,而部分城市学生则缺乏实践经验,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挑战。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温室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成虫、卵、若虫、蛹的形态)、生活习性(趋性、取食特点、繁殖方式等)。

熟练掌握温室白粉虱在葫芦科蔬菜上的危害症状,了解其对蔬菜叶片、果实、生长发育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深入理解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掌握其越冬场所、传播途径(如气流传播、农事操作传播等),以及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

全面熟悉针对温室白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涵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原理、具体措施及适用场景。

能力目标

具备在温室环境中准确识别温室白粉虱各虫态的能力,能够通过田间观察和简单工具,判断白粉虱的发生程度。

根据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和实际种植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并能组织实施。在实践操作中,熟练运用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正确使用物理防治工具(如黄板诱杀、防虫网阻隔等),科学选择和使用生物防治制剂(如丽蚜小蜂、微生物农药等)以及化学农药(如吡虫啉、噻虫嗪等),掌握农药的配制、施药方法和安全防护要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效提升沟通协作能力,学会与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温室白粉虱的调查、监测、防治方案制定与实施等任务。能够对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在植物保护领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蔬菜种植产业的责任感,增强学生投身农林牧渔行业的热情和信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让学生认识到温室白粉虱防治对保障葫芦科蔬菜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生态环保意识。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抗压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温室白粉虱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症状,这是识别和判断白粉虱危害的关键。

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包括越冬、传播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对其发生的影响,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温室白粉虱的综合防治技术,尤其是农业防治中的栽培管理措施和化学防治中的农药选择与使用方法,这些是生产中常用且有效的防治手段。

教学难点

理解温室白粉虱的发生规律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其在温室封闭环境下的繁殖扩散特点。

能够根据不同的温室种植条件和白粉虱发生情况,灵活运用综合防治技术,制定个性化的防治方案,平衡防治效果、防治成本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5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一段葫芦科蔬菜(如黄瓜、西葫芦)受温室白粉虱严重危害的视频,视频中叶片布满白粉虱,蔬菜叶片发黄、卷曲,果实发育不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视频中的葫芦科蔬菜怎么了?这些密密麻麻的小虫又是什么呢?它们会给蔬菜带来哪些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接着,引出本节课主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这种给温室葫芦科蔬菜带来严重威胁的害虫——温室白粉虱,学习如何识别、防治它。”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视频,积极参与讨论,结合已有知识尝试回答问题,对温室白粉虱产生探究的兴趣。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直观感受温室白粉虱的危害,从而主动关注本节课内容,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知识讲解(12分钟)

教师活动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温室白粉虱成虫、卵、若虫、蛹的高清图片和显微结构示意图,详细讲解其形态特征。如成虫体长约1-1.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色蜡粉;卵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从浅绿色逐渐变为褐色。同时,结合动画演示,介绍其生活习性,包括成虫具有趋黄性、趋嫩性,喜欢群集在植物幼嫩叶片背面取食和产卵,繁殖能力强,一年可发生多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