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环境保护的高考作文题目及试题与答案汇总.docx
文件大小:15.1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3.39千字
文档摘要

环境保护的高考作文题目及试题与答案汇总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些是人类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

A.工业生产

B.农业活动

C.生活垃圾

D.交通工具排放

E.自然灾害

答案:ABCD

2.下列哪种行为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A.随意丢弃一次性餐具

B.短时间内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尽量减少用电、用水量

D.随意倾倒废弃油脂

答案:C

3.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B.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C.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D.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答案:ABCD

4.下列哪些是实施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推广清洁能源

C.发展循环经济

D.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

答案:ABCD

5.关于全球气候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化是自然现象

B.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

C.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D.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应对

答案:BCD

6.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

A.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B.推广新能源汽车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D.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监管

答案:ABCD

7.关于水资源保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B.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较低

C.保护水资源需要从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等方面入手

D.全社会应树立水资源保护意识

答案:ABCD

8.下列哪些是实施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A.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C.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

D.培养公民环保意识,提高公民素质

答案:ABD

9.下列哪些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

C.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

D.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研究

答案:ABCD

10.下列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B.优先发展经济会导致环境污染,损害生态环境

C.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D.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ACD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2.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低碳经济是指以高碳能源为主的经济模式。()

4.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企业和个人没有约束力。()

5.绿色出行方式包括骑自行车、步行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城市,农村地区污染较轻。()

7.我国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8.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

9.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是保护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

10.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牺牲一方以保护另一方。()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2.解释绿色消费的概念及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3.列举至少三种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

4.阐述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结合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论述如何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2.分析我国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项不属于环境污染?

A.空气污染

B.水污染

C.噪音污染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D

2.下列哪种能源被称为“清洁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答案:D

3.下列哪项行为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

A.随意丢弃塑料袋

B.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C.频繁更换一次性塑料制品

D.燃烧塑料垃圾

答案:B

4.以下哪种物质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氯化氢

答案:A

5.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A.湿地开发

B.湿地保护

C.湿地破坏

D.湿地过度捕捞

答案:B

6.以下哪项是衡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A.水资源总量

B.水资源人均占有量

C.水资源利用效率

D.水资源污染程度

答案:C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