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我2024年高考作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窃窃私语窃窕淑女
B.破釜沉舟沉鱼落雁
C.震耳欲聋耳濡目染
D.惊心动魄动魄惊心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确保这次试验的成功,我们反复检查了所有设备。
B.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C.他虽然学习刻苦,但是成绩并不理想。
D.由于天气突变,我们取消了这次户外活动。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关:限制)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若:好像)
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出名)
D.“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迷茫)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一片金黄的麦田,仿佛铺开了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
B.他的声音低沉,仿佛来自遥远的山谷。
C.那朵白云,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D.这本书的内容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很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逗号)
B.“他每天早上都会跑步,风雨无阻。”(顿号)
C.“这本书我看了三遍,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分号)
D.“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很有爱心。”(冒号)
6.下列各句中,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B.她的歌声悠扬动听,仿佛天籁之音。
C.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犹如仙境。
D.他为人诚实守信,深受大家喜爱。
7.下列各句中,句子成分残缺的一项是()
A.“他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
B.“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C.“他每天早上都会跑步,风雨无阻。”
D.“由于天气突变,我们取消了这次户外活动。”
8.下列各句中,句子结构混乱的一项是()
A.“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很有爱心。”
B.“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C.“他每天早上都会跑步,风雨无阻。”
D.“由于天气突变,我们取消了这次户外活动。”
9.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
A.“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B.“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C.“他每天早上都会跑步,风雨无阻。”
D.“由于天气突变,我们取消了这次户外活动。”
10.下列各句中,表达效果最差的一项是()
A.“他努力学习,希望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
B.“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C.“他每天早上都会跑步,风雨无阻。”
D.“由于天气突变,我们取消了这次户外活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古代汉语中,通假字的使用非常普遍。()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个成语出自《左传》。()
3.“温故而知新”这个观点是孔子提出的。()
4.诗歌的押韵通常要求每句末尾的音节押韵。()
5.“不刊之论”中的“刊”是指刻字。()
6.“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章或讲话中关键的一笔。()
7.《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成语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9.“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观点认为学习与实践同等重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请解释“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在教育中的启示。
3.请简述《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的主要内容。
4.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对“知行合一”这一哲学观点的理解。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如何平衡文化课学习和艺术特长培养的关系,以实现全面发展。
2.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论述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的是()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聊斋志异》
2.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是()
A.指鹿为马
B.画龙点睛
C.狐假虎威
D.对牛弹琴
3.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