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届山东临沂高三二模作文导写及范文:以兼爱之心,导逐利之舟 .pdf
文件大小:1.23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3.54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届山东临沂高三二模作文导写及范文:以兼爱之心,导逐利之舟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先秦典籍中对人间世相的刻画。针

对当时的社会乱象,墨子主张:〃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一、审题重点:关键词句解析

(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L关键词:利

2含.意: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这里的〃利,本指物质利益

可以引申为名望、心理、情感等精神利益也可以引申为机会、机遇等发展利益更可以

指霸权、地位、影响、外交、军事、文化等政治利益。它揭示了利益对人们行为的强大驱

动力,反映出社会中存在的逐利现象。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为利而生本也无可厚非,但

_味追逐—己之利”肯定不可取。

(二)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L关键词:兼相爱、治,交相恶、舌L

2.含意:天下人相互关心爱护,社会就会安定有序;人们相互厌恶争斗,社会就会陷

入混乱。这种思想是针对社会中因利益争夺导致混乱的现象提出的解决之道,倡导人们超

越个人利益的局限,用爱和善意来构建和谐社会。

(三)两种观点关系分析

1.对比关系:第一句话揭示了以〃利为导向的社会乱象,第二句话提出了兼爱〃

的理念来解决这种乱象。

2.因果关系:因为人们过度追求“利,导致社会纷争不断,而〃兼爱则是解决这种

纷争、实现社会和谐的途径。

二立意角度分析

1.批判过度逐利,倡导兼爱精神:承认人们追求利益是正常的,甚至是社会发展的动

力。但是,这种追求不能是毫无节制的、损人利己的。需要通过道德、法律等手段来约束,

才能避免社会陷入混乱。而墨子的“兼爱〃思想,认为只有相互关爱、相互理解,才能减

少冲突,构建和谐社会。

2.阐述利益与爱的平衡:提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践行〃兼相爱〃的理念。

比如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公益事业,实现利益与爱的双赢。

3.结合现实,谈如何践行兼爱以应对逐利问题:可以从个人与个人的相处、企业与企

业之间的合作、民族与民族的团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融、国家与国家的交往维度,探

讨在当今社会如何落实〃兼相爱〃的思想,解决因利益争夺产生的问题。

【高分例文1]

以兼爱之心,导逐利之舟

(1)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往,生动地描绘了世间众生追逐利益的景象。面对由此

引发的社会乱象,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的主张,倡导以爱治乱,构建和谐社会。这引发

了我们对于利益与爱的深刻思考。【引述材料,言简意赅】

(2)究其本质,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本无可厚非,它是推动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之一。然而,这种追求必须要有边界和底线,若任由“一己之利无限膨胀,则会导致人

与人之间的冷漠、争斗,乃至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我认为,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

要有〃兼爱〃之心,以爱导利,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和谐发展。【探究本质,提出

观点]

(3)过度逐利的危害显而易见,它会导致道德滑坡、信任危机,甚至引发社会冲突。

其根源在于人性的自私和短视,只关注眼前的、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集体的利

益。相反,兼爱则能培养人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让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兼顾

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实现共赢。[分析益害,挖掘根源]

(4)在现实生活中,过度逐利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个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到企业之间

的恶性竞争,再到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无不体现了利益的诱惑和争夺。一些企业为了追

求短期利润,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些个人为了个人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利益

和社会公德;—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发动战争。这些现象都警示我们,必须警惕过

度逐利的危害,倡导兼爱的精神。【联系现实,现象普遍】

(5)如何才能以兼爱之心,导逐利之舟?首先,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爱心和

责任感,让人们认识到兼爱的重要性。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防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