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九单元 溶液实验活动7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时作业(含答案)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123.26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4.02千字
文档摘要

实验活动7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溶解:用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

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溶解粗盐的质量。?

称取粗盐/g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5.0

1.3

3.7

(数据仅供参考)

2.过滤:如图所示,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

一次。?

3.蒸发:将所得澄清液倒入。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当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用把固体转移到称量纸上,称量后,将固体回收到中。将提纯后的精盐与粗盐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精盐产率=精盐质量溶解粗盐质量

溶解粗盐/g

精盐/g

精盐产率/%

3.7

3.4

?

【问题与交流】

1.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所以不能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制取。

2.考虑到粗盐的来源,溶解、过滤只是将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而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

1.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时,都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

A.玻璃棒 B.烧杯C.试管 D.量筒

2.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让粗盐溶解更多

B.在每个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各不相同

C.当蒸发皿中水分完全蒸干时才能停止加热

D.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3.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粗盐B.过滤食盐水C.蒸发食盐水 D.转移蒸发皿

4.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时,先将盛有粗盐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搅拌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液体飞溅

C.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量取、过滤

D.过滤时要用到的仪器、用品:滤纸、铁架台、量筒

5.有关“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多加水,让粗盐加速溶解

B.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C.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D.使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6.小明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实验结束后称量精盐,他计算出精盐的产率偏低,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7.小金同学做粗盐(含难溶性杂质)提纯的实验并计算精盐产率,如图是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回答:

(1)操作②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填写一条)。?

(2)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造成液体飞溅。?

(3)图示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4)操作①溶解过程中有部分液体溅出,会使所得精盐的产率(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8.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这样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查阅资料】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溶解度/g

0

35.7

10

35.8

20

36.0

30

36.3

40

36.6

50

37.0

60

37.3

70

37.8

80

38.4

【交流与表达】

(1)本实验除了使用下列玻璃仪器外,还缺少一种多次使用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密度为1g/cm3)的烧杯里,边加边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用托盘天平称量剩余粗盐的质量,读数如图所示,其质量是(填字母)。?

A.0.2g B.1.2g C.2.8g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实验中是通过蒸发所得溶液中溶剂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获取食盐晶体,其理由是 。?

(5)如果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3.3g,则其产率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