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mL。?
(2)称量、量取:用天平称量所需质量的氯化钠,并放入烧杯中;用50mL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3)溶解:用搅拌,使氯化钠全部溶解。?
(4)装瓶贴标签: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试剂的和溶质)。?
2.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体积为mL),水的质量为
g(体积为mL)。?
(2)量取:用50mL分别量取所需体积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搅拌,使液体混合均匀。?
(4)装瓶贴上标签(同上)。
【问题与交流】
1.在溶解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2.在实验1中,如果出现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6%,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在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Na2CO3溶液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C D
2.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KCl溶液,除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 D.蒸发皿
3.小亮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他的错误操作是 ()
A.取氯化钠 B.称氯化钠C.量取水 D.溶解氯化钠
4.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阳同学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小阳的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取用氯化钠固体,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方便操作
B
胶头滴管取用蒸馏水时伸入量筒内部
防止液体溅出
C
读数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保证读数准确
D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5.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g,水的质量为90g
B.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C.混匀时应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导致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6.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有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量筒内量好的水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里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配好的溶液在装瓶存放时,有少量洒到桌面上
7.兴趣小组欲配制50g某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步骤如下,请按要求填空。
(1)计算:经过计算需要氯化钠6.6g,则小组配制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2)称量:小组将砝码和NaCl放反了(1g以下用游码),则实际称出NaCl的质量为g。?
(3)量取:在量取水体积时,选择量筒的规格为(填“10”“20”或“50”)mL。?
(4)溶解:为了加快NaCl的溶解,应进行的操作是。?
(5)装瓶:小组正准备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时,一位成员发现了砝码放反的问题。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补救,又准确称量了g的NaCl,再次加入烧杯中充分溶解。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贴上标签。?
8.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采用不同的方法配制硫酸铜溶液,请回答问题:
(1)小君用溶解硫酸铜固体的方法配制100g8%硫酸铜溶液,具体步骤如下:
Ⅰ.计算。需要硫酸铜固体的质量为g。?
Ⅱ.称量。
①称量过程中,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右,此时应该(填字母),至指针指向标尺中央。?
A.调节游码和砝码
B.调节平衡螺母
C.减少硫酸铜固体
D.增加硫酸铜固体
②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
Ⅲ.溶解。
Ⅳ.装瓶,贴标签。
(2)小东用溶液稀释的办法配制100g8%硫酸铜溶液,需要20%的硫酸铜溶液(密度为1.16g/mL)的体积为?(列出计算式即可),需要加入的水的体积为mL。?
【详解答案】
实验内容
1.(1)347(2)量筒(3)玻璃棒
(4)名称质量分数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