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音乐史PPT第三章 丝竹相和 箫笳有声.ppt
文件大小:1.88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8.79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三章丝竹相和箫笳有声——?秦汉时期雅俗音乐的变迁第一节西域音乐东渐东渐第二节秦汉音乐机构第三节雅俗并存的乐府音乐文化第四节汉代古琴艺术的演进及作品第五节乐器与乐律学的发展第六节音乐美学思想及著作第一章古风雅韵神鸟起舞——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音乐的滥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历经5年楚汉相争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为西汉;25年—220年为东汉)。西汉时期承袭秦代设立的乐府,作为西周大司乐后我国历史上第二个规模庞大的音乐机构,为后世创作和保留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也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其代表体裁有相和歌、相和大曲、歌舞等。中西“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为我们带来了笳、角、箜篌、曲项琵琶等外来乐器。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鼓吹乐传入中原后,逐渐发展成民族器乐中的重要品种。外国音乐的陆续传入不仅为中国音乐文化增加了绚丽的色彩,也为隋唐燕乐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乐律学方面的成就突出表现在汉代京房的六十律上。此外,器乐方面,古琴艺术得到重大发展,尤其是东汉的琴艺术达到了很高水准,产生了《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著名琴曲。第三章丝竹相和箫笳有声——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音乐的滥觞(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第三章丝竹相和箫笳有声第一节西域音乐东渐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将“六国之乐”集于咸阳宫中首设乐府。他还屡征西域,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包括音乐在内的西域文化的频繁接触。汉初,西域音乐就已经影响到宫廷,据《西京杂记》中载,汉高祖的戚夫人每年七月七日在宫内百子池边演边作西域的《于阗乐》。而大规模地输入异域音乐则是在汉武帝时代。在他的的推动下,胡箜篌、胡笛、胡乐、胡舞开始盛行,新的乐器、舞蹈,独特的节奏、旋律都加入了中原音乐并与之交融,羌笛胡声,丝竹相和,它们的输入为中原音乐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汉武帝时,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的开通为文化的大发展、大融合提供了基础与条件(见图3-1、图3-2)。图3-2《张骞出使西域》(局部)/敦煌壁画第三章丝竹相和箫笳有声除了和西域的音乐文化交流外,乐府相和曲中的《箜篌引》则可以说是东夷之乐。这首歌曲虽然短小,但却用文字见证了中朝音乐交流的开端,同时也说明了汉代与域外各国的音乐交流除了官方渠道外,民间渠道也在起着很广泛的作用。人们在音乐的欣赏上已经不满足于对过去传统艺术的守护,而是大胆地吸收了国内各民族和异国的乐器和乐曲,以弥补自己的不足,给古典音乐注入了新声与活力。第三章丝竹相和箫笳有声第二节秦汉音乐机构一、秦乐府的创建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政权,他创立了度量衡、文字等一系列国家制度。在音乐方面,秦王广泛采集六国之乐并在各地音乐的基础上发展秦乐,为宫廷王室贵族服务。他还参照周朝采风制度首次设立国家音乐机构“乐府”(见图3-3)。乐府机构初现于秦代始皇在位时,从根本上动摇了《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汉武帝立乐府”这一说法。秦王朝虽然存在时间短暂,但其在文化政策方面却开创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举措。图3-3秦乐府钟第三章丝竹相和箫笳有声二、汉乐府的沿革历史上第一个有详细史料记载的是汉代乐府,它在秦乐府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发展。真正推动乐府发展并使其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汉武帝。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进一步确立封建大统一政权,对乐府进行了改组和扩建。之后,乐府工作人员不断增加,机构日益庞大。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