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瓦市勾栏歌舞优戏——宋、元时期戏剧和曲艺的称盛第一节市民音乐的繁荣第二节民歌、曲子和词调音乐第三节走向成熟的说唱音乐第四节第四节戏曲音乐的发展?第五节器乐艺术的发展第六节?乐律学及音乐论著的发展?第一章古风雅韵神鸟起舞——原始社会及夏、商时期音乐的滥觞—*—两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十分繁盛,逐渐建立起发达的城市经济,市民对于歌舞娱乐的需求日益增加。到了元代,由宋代开始发展的歌舞艺术日趋成熟,加上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备受压迫,促使宋元时期成为我国音乐历史上重要的转型阶段。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市民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更为强烈,市民音乐蓬勃发展起来,城市中出现了专为市民演出活动提供的综合性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艺人的行会组织社会、书会也建立起来。宋元时期,音乐艺术进一步深入民间,民歌和曲子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些音乐作品为其他大型音乐形式的出现做了必要的准备。宋元时期,词调音乐达到空前的繁荣,产生出一大批优秀的词牌和很多杰出的词人。“依声填词”是词调音乐最主要的创作手法,也有少量“依词配乐”创作新曲的“自度曲”。宋代的说唱音乐迅速发展,在城乡各角落遍地开花,出现了多样多样的形式,如鼓子词、唱赚、诸宫调、散曲、货郎儿、陶真等,对宋元时期的戏曲音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宋元时期,我国戏曲艺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从这时起,中国古代音乐史进入到以戏曲音乐为主体的时期。杂剧和南戏是戏曲艺术发展的两大体系。第六章瓦市勾栏歌舞优戏——宋、元时期戏剧和曲艺的称盛(960年-1368年)第六章瓦市勾栏歌舞优戏二、勾栏瓦舍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供艺人专门演出的场所称为“勾栏”或“游棚”。勾栏是我国最早用于专业演出的商业剧场,一般都包括戏台、戏房、神楼、腰棚等部分,所以它们又以“棚”为名,如“莲花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等。“棚”既是称谓,也是建筑形式,最大的勾栏可容纳数千人。勾栏中表演的节目形式花样繁多,其中与音乐关系密切的有杂剧、诸宫调、嘌唱、唱赚、鼓子词、傀儡戏等。第一节市民音乐的繁荣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大城市不断增加,人口聚集,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更为强烈,也为市民艺术的兴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市民的演出活动出现了专门的综合性娱乐场所——瓦舍。一、瓦舍瓦舍又称瓦肆、瓦市、瓦子,来源于隋唐时期的“戏场”,是宋代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集中点。瓦舍中除了设置有表演杂技、说唱、杂剧等文艺娱乐活动的勾栏之外,还有许多做生意的商贩,可以说是集娱乐、餐饮、演出、游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场所。第六章瓦市勾栏歌舞优戏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市民音乐的蓬勃发展。在市民娱乐需求的呼唤下,小唱、嘌唱、耍曲儿、叫声等各类民间音乐形式迅速发展,陶真、鼓子词、唱赚、诸宫调等说唱艺术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戏曲艺术也得以正式确立,主要为北宋的杂剧和南宋的南戏。器乐方面,这一时期乐器的种类增加,民间器乐合奏如“小乐器”、“清乐”、“细乐”、“鼓板”等大量出现,这些都标志着市民音乐发展成为新的社会音乐活动中心。三、路岐人在城市中,地位较低的民间艺人没有资格进入勾栏表演,只能在街头卖艺,他们被称为“路岐人”,也称“路岐”。这些人的演出一般不固定在一处,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类演出形式在当时被习惯性地称为“打野呵”。路岐人虽然艺术水准较低,不能像勾栏艺人一样在固定场所演出,却在客观上促进了音乐的交流与传播,加速了戏曲艺术的发展。随着各种文艺活动的常态化,艺人们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行会组织,称为“社会”。另有一种由戏曲、曲艺作者成立的行会组织,主要职能是编写说唱、戏曲的话本,称为“书会”。第六章瓦市勾栏歌舞优戏二、词调音乐词调音乐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行的、文学性极强的音乐形式,隋代就已萌芽,唐、五代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宋代达到空前的繁荣。词调音乐的曲调被称为“曲子”,歌词被称为“曲子词”,简称“词”。唐代以前的民歌小曲的歌词以整齐句式居多,如五言、七言等,晚唐、五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