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编著张湧熊伊目录绪论第一节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第二节主题与乐思发展在音乐结构中的功能作用第一章单一部曲式与乐段第一节绪论第二节乐段第三节单一部曲式第四节乐段的应用范围第五节实例分析第二章单二部曲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单二部曲式的类别第三节单二部曲式的应用第四节实例分析第三章单三部曲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单三部曲式的各个部分以及分类第三节单三部曲式的应用第四节实例分析第四章复三部与复二部曲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第三节复三部曲式的中部第四节复三部曲式的再现部第五节复三部曲式中的附属部分第六节实例分析第五章回旋曲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回旋曲式的起源第三节回旋曲式的分类第四节实例分析第六章变奏曲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变奏曲式的分类第三节变奏曲的应用范围第四节实例分析第七章奏鸣曲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奏鸣曲式的呈示部第三节奏鸣曲式的展开部第四节奏鸣曲式的再现部第五节奏鸣曲式的引子和尾声第六节奏鸣曲式的应用第七节实例分析第八章奏鸣回旋曲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奏鸣回旋曲式的实例分析绪论第一节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第二节主题与乐思发展在音乐结构中的功能作用什么是音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上的定义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通过声音这一媒介把作曲家及表演者的思想传递给听众,所以我们也常常把音乐称为一种听觉艺术、时间艺术和表演艺术。具体来看,可以把音乐表现手段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用节奏、节拍、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调性)、曲式、织体、音区、音色等构成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这也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二则是通过主题与乐思的发展来整体表现音乐,并形成音乐作品的整体曲式结构。因此,作为作曲技术理论的“四大件”,即和声、复调、曲式分析、配器之一的曲式分析,其实就是音乐作品分析。为了强调曲式结构的重要性,我们习惯把这门学科称为曲式与作品分析。从这一概念中的两个命题可以看出学科的学习目的及要求就是以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为主线,对作品中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进行具体的全方位的剖析,从而做到更好地理解作品、认知作品,并帮忙我们在音乐创作的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吸取与借鉴经典音乐作品中的成果与经验。绪论绪论第一节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节奏和曲调(旋律)是音乐基本表现手法中最基本要素。一、节奏与节拍节奏与节拍两者虽为不同的音乐要素,但常常以密不可分的形式在音乐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节奏是音乐作品中的音在时值长短与强弱规律等方面组织起来的运动形式。音乐的节奏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下面来看看几种常见的节奏类型以及它们在音乐语言中不同的表现意义:(一)均等时值型均等时值型是一种最原始的节奏型,由若干个相同时值的节奏组合在一起(见谱例1、谱例2)。绪论(二)顺分与逆分型即长短型(1)其摆脱了等时值单调的沉闷感,赋予了节奏的律动感。顺分型即前长后短型(见谱例4至谱例6)自然简单的变化,也不乏活力。作为最基础的常用节奏型,常用于抒情性的音乐片断中。(2)逆分型,即前短后长型(见谱例7至谱例9),强烈的不稳定感,赋予其特性节奏的张力。音乐作品中大量使用逆分型的节奏型不多见,但有利于推动音乐发展。绪论(三)附点型附点型具有弹性的节奏,赋予音乐新的活力,适于表现充满动力的音乐形象(见谱例10、谱例11)。(四)切分型其由于重音的转移而改变正常的律动,加强了动力,适用于表现特定的舞曲风格以及某些民族特色风格的音乐作品。比如,在新疆音乐中就常常大量地使用切分节奏型,来表现其民族舞蹈中的独特韵律(见谱例12)。绪论(五)特殊等分音型特殊等分音型打破了常规的二元分的节律感,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的独特魅力(见谱例13)。二、曲调曲调也称旋律。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曲调。曲调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分析旋律的组织形态也是认知音乐作品的一种最为基本的能力。对于旋律组织形态的分析,可以先确定整个作品所使用的音域以及作品各个部分使用的音域状况,再从旋律线的发展形态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然而旋律的进行方向是变幻无穷的,关于旋律线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绪论(一)从高音运动的情况来看从音高运动的情况来看,基本的进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