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美术新课程标准 .pdf
文件大小:664.3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1.58万字
文档摘要

美术新课程标准

2022年最新美术课程标准最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

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

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成为中小学课程

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

求,学习图像传达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

世纪的创造力成了当代美术教育的基本取向。美术教育应该在我

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

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美术课程以

独特的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

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增强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

遵循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

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

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

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

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

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

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

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形成学生的基本的美术素养实施义

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

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

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涵养学生

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

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以

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的美术教学的条件和环境。应

注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

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激发学生学习

美术的兴趣(三)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四)培养创

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

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