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杜甫恨别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8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杜甫恨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洛城一别四千里”中“洛城”指的是()

A.洛阳B.长安C.南京D.成都

2.“胡骑长驱五六年”中“胡骑”主要指()

A.匈奴骑兵B.吐蕃骑兵C.回纥骑兵D.突厥骑兵

3.“草木变衰行剑外”中“剑外”指()

A.剑门关以南B.剑门关以北C.剑门关以东D.剑门关以西

4.“兵戈阻绝老江边”中“兵戈”意思是()

A.兵器B.战争C.军队D.士兵

5.“思家步月清宵立”的下一句是()

A.忆弟看云白日眠B.闻道河阳近乘胜

C.胡骑长驱五六年D.草木变衰行剑外

6.下列对“闻道河阳近乘胜”理解正确的是()

A.听说河阳的敌人最近打了胜仗

B.听说河阳的朋友最近取得成功

C.听说官军在河阳最近打了胜仗

D.听说河阳最近发生叛乱

7.杜甫写《恨别》时处于()

A.安史之乱前B.安史之乱中C.安史之乱后D.盛世时期

8.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A.胡骑长驱五六年B.草木变衰行剑外

C.思家步月清宵立D.兵戈阻绝老江边

9.“洛城一别四千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偶

10.《恨别》的体裁是()

A.律诗B.绝句C.古风D.乐府诗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在诗中能体现战争影响的有()

A.胡骑B.兵戈C.洛城D.剑外

2.诗中表达诗人情感的有()

A.思乡之情B.忧国之情C.对亲人的思念D.对友人的牵挂

3.以下哪些是杜甫的作品()

A.《春望》B.《登高》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将进酒》

4.下列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赏析正确的有()

A.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

B.对仗工整

C.体现诗人日夜思念之情

D.描绘了悠闲的生活场景

5.下列关于《恨别》说法正确的是()

A.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所作

B.全诗围绕“恨别”展开

C.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D.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结束战争的愿望

6.诗中反映社会现实的语句有()

A.洛城一别四千里B.胡骑长驱五六年

C.草木变衰行剑外D.兵戈阻绝老江边

7.下列属于杜甫诗歌风格特点的有()

A.沉郁顿挫B.豪放飘逸C.语言精炼D.格律严谨

8.下列词语在诗中表示时间的有()

A.四千里B.五六年C.清宵D.白日

9.下列关于杜甫说法正确的是()

A.字子美B.号少陵野老

C.被称为“诗圣”D.与李白合称“李杜”

10.以下哪些诗句和《恨别》中情感类似()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恨别》是一首七言绝句。()

2.“胡骑长驱五六年”写的是敌人长时间的侵扰。()

3.诗中“草木变衰”只是单纯描写自然景色。()

4.“闻道河阳近乘胜”表达诗人对官军胜利的喜悦。()

5.杜甫在诗中通过“思家”“忆弟”直接抒发对亲人的思念。()

6.“兵戈阻绝老江边”写出了诗人因战争被困在江边。()

7.杜甫的诗歌都反映了社会的安定繁荣。()

8.《恨别》中没有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9.“洛城一别四千里”中“四千里”是实指距离。()

10.杜甫被称为“诗仙”。()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要概括《恨别》中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对安史之乱长期未平、国家动荡的忧虑,以及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回归故乡的迫切愿望。

2.“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诗是如何表现情感的?

答:通过“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因思念家乡和弟弟,夜不能寐、日不安息的状态,深刻表达了思念之情。

3.诗中“胡骑长驱五六年”有什么作用?

答:此句点明安史之乱持续时间之长,突出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长期的灾难,为全诗奠定忧国忧民、思乡念亲的情感基调。

4.说说《恨别》的语言特色。

答:语言质朴平实,却蕴含深情。用词精准,如“长驱”“阻绝”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