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隋津云主编——第四章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第一节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学习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的生产制作流程,以及无纸动画的生产制作流程和所用软件。学习重点:传统动画制作流程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具体要求;二维、三维电脑动画制作流程中软件的使用情况;无纸动画软件。第一节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一、前期(一)选题报告选题报告是写给投资人和管理机构审批的文案,用最精练的语言描述未来影片的概貌、特点、目的、工艺技术的可能性以及影片将会带来的影响和商业效应(附带一个1分多钟的样片,用于演示)。(二)素材筹备(1)直接素材。直接素材是指有针对性的写生、照相、录像等。(2)间接素材。间接素材是指相关的图片、音像作品、文字记载等。(三)故事脚本故事脚本指按照电影文学的写作模式创作的文字剧本,又称文学剧本。要求故事结构严谨、情节具体详细,包括人物的性格、服饰道具以及背景等细节的文字描述。(四)画面分镜头设计(1)画面内容。画面内容包括镜头调度、场景变化、段落结构、色调变化、光影效果等。(2)文字指示。文字指示包括时间设定、动作描述、对白、音效、镜头转换方式等文字说明(预览,导演与创作人员沟通)。二、中期(一)造型设计1.造型设计的内容造型设计包括角色的标准造型、转面图、结构图、比例图(包括角色与景物的比例、角色与角色的比例、角色与道具的比例)、服饰道具分解图、形体特征说明图等。2.造型设计的功能造型设计对在影片制作过程中保持角色想象的一致性,对于性格塑造的准确性、动作描绘的合理性都具有指导性作用。第一节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二)场景设计1.场景设计的内容场景设计包括影片中各个主场景色图、平面坐标图、主体鸟瞰图、景物结构分解图等。2.场景设计的功能场景设计的作用很多,最主要的功能是给导演提供镜头调度、运动主体调度、试点、视距以及视角的选择、画面构图、景物透视关系、光影变化以及空间想象的依据,同时是镜头画面设计稿和背景制作者的直接参考资料,也是用来控制和约束整体美术风格、保证叙事的合理性和情境动作准确性的重要形象依据。(三)镜头画面设计镜头画面设计事实上是对分镜头画面的故事板的放大,也称为设计稿。之所以称为“设计”,是因为在放大的同时要考虑镜头形态的合理性、画面构成的可能性以及空间关系的表现性。其中包括画面的规格设定、镜头号码、背景号码以及画稿、活动主线的起点和终点、动作以及运动轨迹线索。(四)摄影表摄影表包括摄影表格上的所有项目,其中包括片名、产品序号、镜头号码、动作提示、长度、对白、口型、原动画格数、分层关系、背景、拍摄指示。(五)原画与动画原画也称为关键动画,包括整个镜头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设计。原画上面要写清序号,标出加动画的密度和标尺、活动主体的关键动作,并用彩色铅笔画出前后动作关系线索提示。动画是连接两张原画之间变化关系的动态过程画面,要求将号码顺序填写准确,同时要认真解读摄影表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多层动画互相交换层位的动画镜头。第一节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六)背景绘制严格按照设计稿规定的景别、角度以及结构框架绘制背景,绝不允许任意发挥,背景要求非常具体,并且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七)描线上色将纸面动画用特制的描线钢笔和墨水描绘在赛璐珞透明胶片上,并且将原画号码写在右上方,然后将赛璐珞片反过来在背面上色,等颜料晾干了以后才能收起来。三、后期(一)校对拍摄动画拍摄之前必须先进行校对,因为前面的制作都是分别进行的,虽然是在导演的监督下工作,并且有各种详细、周密的蓝图,但难免会出差错。(二)剪辑剪辑即动画片的画面完成阶段。把事先拍摄冲洗好的电影胶片印制成工作样片转交给剪辑人员,剪辑人员按导演分镜头台本来进行全片的剪辑工作。先初剪再精剪:初剪是先去掉多余的画格,然后再把有用的胶片按序号用透明胶带接起来;精剪是按照导演的意图使画面流畅、节奏明显,达到导演的最高艺术效果要求。剪辑既是蒙太奇的最终画面体现,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第一节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三)录音合成动画片的录音分为前期录音和后期录音,录音的流程和电影录音工作基本相同。前期录音是在动画制作的前期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录音工作,角色的声音塑造已完成。后期录音是整个动画片生产完后,配音演员再到录音棚按照片中角色的口型去录对白。角色的声音塑造依配音演员根据人物的性格来完成。(四)光学印片全部的声音混录完成并且导演通过后,要先转成光学声带,再与剪辑好的工作样片同步翻制在正片上做成放映拷贝片。第一节传统动画片的生产工艺流程一、二维动画流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