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我的叔叔于勒.doc
文件大小:41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4.56千字
文档摘要

16《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主备人时慧玲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较为活跃,思辨能力相对较强,但参与课堂的能动性略弱。学生刚刚学过鲁迅的《故乡》,对小说解读的基本知识和叙事的基本策略都有所了解。在进入本节课之前,进行了前置学习,阅读了两遍文章,认读了生字词语,作了简单批注。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较为活跃,思辨能力相对较强,但参与课堂的能动性略弱。学生刚刚学过鲁迅的《故乡》,对小说解读的基本知识和叙事的基本策略都有所了解。在进入本节课之前,进行了前置学习,阅读了两遍文章,认读了生字词语,作了简单批注。

【教学目标】

1.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主题思想。

2.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4.把握文本主题,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把握文本主题,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1.自渎课文,扫清自此障碍。

二、课中探究

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主题思想。

2.学习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一)巧妙导课激趣促学

1.巧妙导课

生活在哈佛尔的菲利普一家每逢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导入课题:那么于勒到底是谁呢?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到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里去找寻答案。

2.检查预习

(1)正字音

拮据(jiéjū)栈(zhàn)桥糟蹋(tà)??别墅(shù)

褴褛(lánlǚ)阔绰(chuò)煞(shà)白

(2)积累词语

【底货】这里只不时兴了的存货。

【栈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面上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或装卸货物用。

【褴褛】衣服破烂。

【阔绰】排唱大,生活奢侈。

【嘟囔】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

(3)了解作者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中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4)背景简介

本文写于一八八三年,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

(二)分层阅读,探究文本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示例:小说描写的是“我”的叔叔于勒不仅挥霍尽自己应得的财产,还大大占用了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父亲只好打发于勒到美洲去了。没想到于勒竟发了财,而且来信说要赔偿父亲的损失,于是贫困中的“我们”一家日夜盼望于勒归来,二姐还借此促成了婚事。在一家人去哲尔赛岛旅游时,在船上遇到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大家的希望变为失望,母亲大骂于勒,最后“我们”远远地躲开了于勒。

(2)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你能将这篇小说的情节划分为这四部分吗?

开端(1—4):盼望于勒。

发展(5—19):夸赞于勒。

?高潮(20—47):巧遇于勒。

结局(48—49):躲避于勒。

2.品读赏析

(1)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多种角度,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结构。

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开端→发展→高潮(情节发展)

悬念→结局(技巧)

答案示例: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

(2)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你能理解这篇小说的线索吗?

答案示例: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明线是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

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