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古代散文的文学发展.pptx
文件大小:81.33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25千字
文档摘要

中国古代散文的文学发展散文

o形式与内容o发展1.先秦2.两汉3.魏晋南北朝4.唐代5.宋代6.明代7.清代目次

o形式:创作自由,形式参差,并不要求押韵、对仗,也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o内容:包括叙事、抒情、议论、说理等,范畴宽广。形式与内容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先秦历史散文: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散文。(尚书)为中国最早的历史散文,语言简短而艰涩。1.左传:简炼精粹,叙事生动。2.国语:复沓铺排,对话风趣。发展

先秦诸子散文:指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愈是后期的著作,篇幅愈宏大,组织愈严密,注重结构与修辞,富有逻辑性,。1.《论语》:对话精彩,简明扼要。2.《孟子》:排比铺张,气势雄浑。3.《庄子》:善用譬喻,多寓言体。4.《荀子》:逻辑性强,思路缜密。5.《韩非子》:笔锋峻峭,论证周密。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发展

两汉史传散文:以文学笔法描述历史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或写其一生,或写生平片断;以真人真事为基础1.《史记》:雄深雅健,善叙事理。2.《汉书》:文字简炼,叙事详密。司马迁、班固。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时代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两汉政论散文:以政治角度阐述、评论重大事件与国家社会问题的散文,或总结历史教训,或针砭时弊,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1.铺排长句,气势雄浑。2.句式厚实,迭有变化。贾谊、晁错等。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魏晋南北朝汉末至晋初,文章多为骈散兼用之体;魏晋以后,(文尚骈偶),追求形式美。散文日趋骈化,过度着重形式和辞藻,内容亦逐渐流于空洞。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唐代初唐:陈子昂、李华等人,论事书疏皆不拘骈文,开始要求实用文学,可说是古文运动的前驱。中唐:1.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以扫除当时绮靡之文风。2.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使文章脱离华靡风气。晚唐:韩愈等人所提倡之古文运动并未完全成功,晚唐、五代骈文再度兴起。1.明代(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文学史上遂有「八家」定称。2.唐宋八大家(占二人):韩愈、柳宗元。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宋代1.北宋欧阳脩领导文坛,延续韩愈等人的主张,主张明道致用,提倡散文,反对骈文。2.曾巩、王安石及三苏继起,名家辈出,古文遂成为文章之正宗。3.古文运动到北宋时,可谓完全成功。唐宋八大家(占六人):欧阳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明(拟古)派1.前后期各有七位作家。2.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3.文学主张拟古、复古。但却因拟古成风,导致文章诘屈聱牙,缺乏个人风格。1.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王廷相、康海、王九思。2.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明(唐宋)派1.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偏狭主张,认为应以唐宋古文为学习对象。明确肯定唐宋八大家的地位,对后世影响远过于拟古派。2.以归有光成就最高。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并称「嘉靖三大家」。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明(公安)派1.以代表人物「(三袁)」皆为湖北公安人而得名。2.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复古之风,亦与唐宋派不同,具反道學色彩。3.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4.贵创作,以描写自然或生活琐事的小品文为主。但内容却因此缺乏深度与社会意义,题材狭隘。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合称「三袁」。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明(竟陵)派1.代表人物均为湖北竟陵人。2.赞成公安派「独抒性灵」的文学主张,另提倡学习古人精神,追求「(幽深孤峭)」。3.继公安派之后,推动小品文进一步发展。4.文字因求新求奇而趋于艰涩隐晦,流弊甚于公安派。锺惺、谭元春。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清桐城派1.代表人物均为安徽桐城人。2.平生致力提倡古文(义法):「义」指文章内容,要求言之有物,以六经、论孟为最高典范;「法」指文章形式,要求言之有序,学习左传、史记与唐宋古文八大家。3用语平实,法度严谨,以「雅洁」著称。方苞、刘大櫆、姚鼐,三人並稱(桐城三祖)。发展

时代发展与特色重要作家清阳湖派1.代表人物多为江苏阳湖人。2.文学主张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