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赋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发展.pptx
文件大小:144.76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4
总字数:约2.4千字
文档摘要

赋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发展赋

o起源o内容o形式o流变o作品目次

o名称导源于《诗经》六义中的「(赋)」,继承其「铺陈其事」的写作方法。o吸收了(楚辞)以较长篇幅、华美辞藻描绘事物,发挥想象,抒发感情的特点。起源

o文体介于「诗」、「文」之间,是半诗半文的混合体。o脱离音乐而独立,仅供讽诵,不可歌。o成为文人雅士摛词铺张,陈说事理之用。内容

o「(问答)」成文,为辞赋之通体。o无押韵之严格限制,可以换韵。也无平仄的形式规定。

战国1.短赋,又称荀赋、荀卿赋。2.篇章短小,用以(说理)。3.采用自问自答形式,回环铺陈、叠至排比。4代表作品:荀子〈赋篇〉。流变

两汉1.古赋,又称大赋、汉赋、辞赋、汉大赋。2.篇幅长。词藻华丽,笔势夸张。汉代辞赋家多为文字学家,好堆砌冷僻文字,极为难读。3.少押韵,少用典。4.代表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为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奠定了汉赋的形式);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扬雄〈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赋」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流变

魏晋六朝1.俳赋,又称(骈)赋、小赋、六朝赋。2.篇幅缩小,以(四言)为主。抒情多于铺陈,全用骈偶句。3.多押韵,多用典。4.代表作品:曹植〈幽思赋〉、〈洛神赋〉;王粲〈登楼赋〉;陆机〈文赋〉;左思〈三都赋〉;鲍照〈芜城赋〉;江淹〈恨赋〉、〈别赋〉;庾信〈哀江南赋〉。流变

唐宋1.律赋。2.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试体赋。3.较俳赋更讲求对仗、押韵。4.较无文学价值。5代表作品:王勃〈春思赋〉、杜甫〈大礼赋〉。流变

宋1.文赋,又称散赋、散文赋。2.因应(古文)运动而产生。以才学、议论为赋。3.是赋的散文化,句式参差不齐,押韵更趋自由。4.代表作品:欧阳脩(〈秋声赋〉)、苏轼前后(〈赤壁赋〉)。明清1.股赋。2.杂糅律赋、散赋,并加入八股文句法。流变

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网弥山。掩兔辚鹿,射麋脚麟。骛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汉.司马相如〈子虚赋〉节录

1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东汉建安.王粲〈登楼赋〉

东汉建安.王粲〈登楼赋〉2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锺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东汉建安.王粲〈登楼赋〉3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宋.苏轼〈赤壁赋〉

宋.苏轼〈赤壁赋〉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